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農家小福寶,逃荒路上開挂了

正文 第三百一十六章 喪家犬

  幾個村人也不含糊,撲通通跳進水潭,把幾個酒客捉了就扔上岸。

  酒客們的衣衫就挂在附近,拿下來直接一裹,他們就被擡出了山谷。

  那胖子酒客還扯着嗓子吵嚷,被李老四一巴掌拍在腦袋上,立刻就昏死過去了,吓得其餘幾人緊緊閉了嘴。

  李老二帶人把那些酒壺和骨頭拾掇幹淨,末了笑着同其餘客人行禮。

  “各位,都是我們山谷不夠仔細,放了這樣的惡客進來,掃了各位的雅興。這樣,各位先嘗嘗我們山谷的果子,好好泡個溫泉,中午時候,家裡殺豬,炖了北地最正宗的殺豬菜。各位若是不嫌棄,也一起嘗個新鮮。”

  “二先生客氣了,不過是小事。”一個常客應聲,旁人也是紛紛點頭。

  李老二再次行禮緻歉,然後才退了下去。

  很快,就有小夥計送了果盤上來。

  果盤裡也不是什麼特别稀罕的果子,隻有蘋果和梨子,削皮切塊,紮了細細的小木棍兒。

  但這個時節,能把果子保存的這麼新鮮可是不容易。

  客人們一口一塊,吃起來都覺得格外清爽甜美。

  有人就笑道,“這碎金灘真是有幾分神奇之處,我倒是越來越喜歡了。”

  “哈哈,我也是。人家雖然開門迎客是為了賺銀子,但真是取之有道。”

  “是啊,我就喜歡這份底氣,不欺負誰,也不怕誰。”

  “方才那幾個蠢貨可是丢了大人了!他們過來之前就沒打聽一下,這裡是誰的産業?”

  “方才你們看見了吧,那個漢子直接把大青石搬起來了,真是好力氣。這樣的人,怎麼沒跟着侯爺出征?”

  “你怎麼知道沒去?方才那個人是李家的老四,據說李家救過侯爺的性命,先前侯爺重傷都是在李家修養。這次侯爺出征,這個李四爺就跟去了,估計今日是回來探親,被方才那幾個蠢貨趕上了。”

  “這麼巧?哈哈,倒是讓咱們看了一場熱鬧。”

  不說山谷裡如何,隻說李家院子裡,該分肉就分肉,該燒火就燒火,依舊忙個不停。

  佳音被吵醒,終于打着哈欠爬了起來,扭身一看,崔夫人正在一邊守着她做針線呢。

  “師姑。”佳音軟軟叫了一句。

  “福妞醒了!”崔夫人放下針線筐,推的遠遠,生怕紮到孩子,這才抱了佳音,輕輕親親她的小臉。

  “家裡殺豬呢,你奶奶和你娘都在忙,師姑幫你洗臉,然後去吃肉,好不好?”

  “好,謝謝師姑。”佳音笑嘻嘻,趕緊穿衣下地。

  待得洗漱幹淨,一大一小出了門,就見李老太正站在大案闆前。

  案闆上,一條條豬肉擺的整整齊齊,每條大小都差不多,二斤左右,這是分給村裡各家的。

  額外還有兩塊五六斤的,這是備着送去劉家和溫先生那裡。

  李老太見孫女醒了,趕緊彎腰把她抱起來,這才對崔夫人說道,“你在這裡呢,就不往你那莊子送豬肉了。倒是劉家和溫先生那裡的,要讓人送去,你有沒有什麼東西啊,也一起順手捎帶了。”

  崔夫人臉紅,見四周沒有外人,就道,“正好我給師兄做了兩雙鞋,還有一件長衫,一起給師兄帶去。另外劉家那邊,我給大嫂帶兩本她喜歡的繡花冊子。”

  “成,你看着安排。”

  兩人商量着,佳音聽着貓哥兒他們好像在院子外邊,就掙紮下地,跑了出去。

  原來,貓哥兒幾個淘氣小子,書包都來不及放下,就在門口踢起了豬尿泡,玩的大呼小叫,熱鬧之極。

  佳音笑嘻嘻看熱鬧,沒打算加入進去。

  她這個小胳膊小腿兒,一個不好摔倒了,容易成了第二隻球……

  正是熱鬧的時候,山谷那邊突然跑來兩輛馬車,速度很快,孩子們吓了一跳,趕緊避到門前。

  家安和家喜扯了貓哥兒塞到身後,又抱了妹妹,護在懷裡。

  馬車幾乎是眨眼間就奔騰而過,好巧不巧的碾碎了豬尿泡,氣得淘氣小子吱哇亂叫。

  正好村長和李老二他們回來,見得孩子們這樣,就笑道,“這是小事兒,都别吵了,明日讓你們先生進城,買幾個羊皮球回來,你們以後閑着無事都可以踢!”

  “當真?”小子們可是高興瘋了,立刻把方才的小事扔去了腦後。

  李老四抱了閨女,囑咐村長和自家二哥,“這幾個人以後别讓預約了,不準再來咱們山谷!”

  “放心吧,他們怕是也沒那個膽子再來。”李老二擺手,“今日家裡熱鬧,先不說這個,等我以後好好打聽一下。”

  衆人點頭,這事就算了。

  竈間裡,幾個婦人陪着陶紅英,忙的是不可開交。

  家裡照舊是吃殺豬菜和兩合面的饅頭,但李老四和李勇吃過飯就要回去碼頭,總要給侯爺和他們交好的兵卒兄弟帶點吃的。

  于是,陶紅英多發了兩盆面,打算蒸二百個包子。有面有肉也有菜,味道好,又管飽。

  很快,李勇小兩口也來了,蕙娘也加入了包包子的隊伍。

  太陽升到頭頂的時候,飯菜就出鍋了。

  村裡老老少少每人都捧着個大陶碗,盛了骨湯炖的酸菜、大肉片和血腸,筷子上還串了兩個大饅頭。

  找個陽光充足又避風的地方一蹲,大夥兒吃喝閑話兒,真是無比的滿足。

  佳音也跟着湊熱鬧,端了一隻小碗,碗裡是老太太從骨頭上摘下的肉,還有一個宣軟的大包子。

  她蹲在爹爹身邊,一邊吃一邊聽爹爹說起碼頭軍營的小事。

  先前,侯爺以退為進,徹底馴服了朝中那些目光短淺的老家夥。

  如今軍饷足額發放,軍糧充足,軍械軍備也大半都換了新的,足以支撐兩萬人馬出征兩三月之久了。

  而若是一切順利,侯爺出征歸來,玉米和土豆秧也長到了一尺高。

  蠻人緩過力氣還要三兩月,那就是秋日了,玉米和土豆該豐收了。

  到時候整個天武都知道有了高産糧食,可以迅速恢複國力,而收複江北,絕對有希望,上上下下就更會團結一切力量,隻等反攻了。

  無論文武百官,還是帝王,都特别看重史書上的幾筆評判。

  天武的半壁江山,是在他們手裡丢掉的。

  若是能夠搶回來,他們還能保下幾分顔面,否則史書上,他們都是妥妥的喪家犬,無能廢物!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