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70章 敬茶
清輝院,正堂。
今日是沈菀和沈莺回門的日子,侯府長輩小輩齊聚在老夫人這兒。
老夫人坐在羅漢榻上,身穿雲錦對襟褂,頭發梳理的一絲不亂,頭上的寬緞抹額上鑲嵌着碧玉,看上去更精神喜悅了不少。
沈莺如願成為晉王妃,而且是唯一的晉王妃,沒人和沈莺平起平坐,老夫人心底高興着呢,二太太更不必說了,聖旨賜婚,将來晉王奪嫡,被立為儲君,那沈莺就是太子妃,晉王登上帝位,沈莺就是母儀天下的皇後。
這幾天,二太太走路都帶風,别提多得意了。
看到晉王陪沈莺回來,二太太更是高興,隻是這樣高興的心情,再看到沈菀和謝景衍的時候才淡了幾分。
沈菀聰慧,及時發現自己上錯花轎,二太太高興,但想到沈菀那麼豐厚的嫁妝都擡進了淩王府,二太太又有些後悔,她從來沒想過計劃會落空,她也一直把沈菀的嫁妝視為自己女兒的囊中之物,沒想過會有意外,所以才沒有打沈菀嫁妝的主意,想起來就覺得虧大了。
不過沈菀的嫁妝再多,但想到晉王能成事,将來整個大楚都是她女兒的,二太太那點肉疼又消了七七八八,做人眼光要放長遠,一時的得失不算什麼。
沈菀上前給老夫人行禮,老夫人臉上帶笑,但眼底笑容很淡,“你昨兒在街上差點出事,是淩王救了你?
”
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沈菀沒法否認,也不會否認。
老夫人道,“祖母知道你一向喜歡逛街,但成親第二天就讓淩王陪着你逛街,還差點出事,也太不應該了。
”
她出嫁第一次回門就數落她,還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也太不應該了好嗎!
沈菀心下不悅,就聽謝景衍道,“昨日是我要菀兒陪我逛街的。
”
嗓音醇厚,帶了幾分寵溺,卻是堵的老夫人噎在那裡半晌。
沈菀偷偷朝謝景衍送去一記感激的眼神,可送完了,才反應過來昨天本來她沒打算逛街的,是他一再變卦,最後還把她趕下了馬車,她确實不該當老夫人的數落,也不用謝他。
收回感激的眼神,沈菀改瞪了謝景衍一眼,瞪的謝景衍摸不着頭腦,這女人怎麼翻臉比翻書還快。
老夫人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好在這時候沈鏡進來了。
他坐下來,老夫人就道,“敬茶吧。
”
沈菀和沈莺如今貴為王妃,即便是小輩,敬茶也不用跪了。
沈菀都不用跪,更不必說謝景衍了,敬太後和皇上都沒跪,何況是老夫人。
沈菀和謝景衍敬老夫人茶,老夫人喝了,送了謝景衍一塊端硯。
然後是沈莺和謝景殷敬老夫人,老夫人送謝景殷的也是一塊端硯。
不過即便都是端硯,也能一眼看出來晉王的那塊更上乘一點。
敬完老夫人,再是敬沈鏡。
沈鏡送的就一視同仁了,一人一本兵書。
對于自家親爹給的見面禮,沈菀也是服了,晉王對帶兵打仗不感興趣,這兵書于他和廢紙差不了多少,謝景衍這會兒腿還沒好,送他兵書,她爹是真不怕給謝景衍添堵。
不過沈菀也知道,父親最喜歡的就是兵書,不是得他中意之人,他都不送的。
送謝景衍是真喜歡,送晉王,則是沒辦法,都是平陽侯府的女婿,又都是皇上的兒子,老夫人可以偏頗,他不能。
敬完沈鏡,沈菀和謝景衍敬茶就到這兒了,沈莺和謝景殷還要敬二老爺二太太。
二老爺二太太笑面如花,高興的合不攏嘴,給謝景殷一塊玉佩,看玉質絕對是二老爺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玉佩了。
有個身份太尊貴的女婿也不好,能給的最好的東西,都未必入得了女婿的眼,但又不敢不給。
敬茶到這裡就算完了,沈鏡小坐了半盞茶的功夫,就起身走了,沈渡對謝景衍道,“走,吃回門飯還早,陪我下棋去。
”
謝景衍也不喜歡跟這一群人待在一起,看了沈菀一眼,就任由沈渡把他推走了。
等二老爺把謝景殷請去書房說話,方才還濟濟一堂的正堂就不剩多少人了。
沈菀想着坐一會兒就去看謝景衍和她大哥下棋去,老夫人坐在羅漢榻上,端起茶盞輕輕撥弄着,二太太就笑道,“想不到我們平陽侯府竟出了兩名王妃。
”
三太太坐在那裡,臉色很難看,找不到詞形容的難看。
敬茶這麼熱鬧的事,沈蓉都沒出現,兩位堂姐嫁的那麼風光,就算淩王斷了腿,但怎麼說也是位皇子,不像她表哥吳大少爺,要家世沒家世,要模樣沒模樣,要人品沒人品,她這個三房嫡女,還不如沈薇嫁的好,這比直接拿刀子剜她的心還要叫她難受。
要不是三太太不好缺席,她也不想出現。
老夫人喝了口茶,将茶盞放下,看着沈菀道,“你和莺兒不止是姐妹,還是妯娌,晉王如今大事未定,你和淩王也要盡力幫襯晉王才是。
”
沈菀都不知道老夫人是怎麼張的口,她和謝景衍要扶持晉王做儲君,登帝位,當初她爹還阻攔她選晉王做什麼?
沈菀故作懵懂道,“我和淩王能幫得上晉王什麼?
”
沈菀裝不懂,沒人懷疑,畢竟她也才及笄沒多久,不懂朝堂上的事很正常。
再者他們要的幫忙也不是沈菀和謝景衍,而是沈菀背後的雲家。
老夫人沒說話,沈莺道,“有大姐姐和淩王幫得上忙的地方,我會和你張口的,晉王成事,就憑我們姐妹的關系,晉王肯定不會虧待你和淩王的。
”
不會虧待她和淩王?
看在他們幫忙的份上,将來給他們留具全屍嗎?
沈菀心下冷笑,面上不動聲色道,“有事二妹妹隻管和我說,能幫,我一定幫。
”
幫忙别想,但幫倒忙,她一定當仁不讓。
沈莺笑容滿面,對于沈菀的答複,老夫人和二太太也很滿意。
屋子裡言笑晏晏,氣氛融洽,直到進來個丫鬟,上前福身道,“老夫人,吳大太太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