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鬥伊始,便見那葛世蓦然前躍,槍頭橫空一抖,挾一陣勁風而來。
鄭目開劍剛出鞘,便見得槍已臨頭,隻得急蹴側閃,避敵鋒芒。
然,葛世的“蠍尾槍”,并非那大開大合的路子,其講究的是靈動多變,那招式柔、快、巧、刁……變化無窮;一看鄭目開往自己右側閃去,葛世當即冷笑,因為這正中他的下懷。
下一秒,葛世已将手腕一抖,後招倏發,那槍身真似蠍尾般說轉就轉,在他的控制下由縱化斜,緊随着鄭目開的胸口撻去。
紅纓一綻,似初虹貫雲。
劍芒迸現,若霹靂擎空。
“開封三臂劍”,自也不是浪得虛名……
鄭目開見對方根本不做試探,一出手就使出如此淩厲的殺招,心中也是升起一股無名之火。
那一瞬,隻見他稍整體勢,出一招“天王托塔”,撥劍一擋,憑一口丹田之氣,硬是抵住了襲來的槍華。
這還沒完,此時葛世一招兩變,槍勢已盡,且堪堪落地,立足未穩,正是鄭目開轉守為攻之機,後者自不會放過這機會。
下一秒,鄭目開便将内勁一提,劍鋒遽出,寒芒三現,一手“三雁飛渡”,沖着葛世的腰、腹、肋三處要害閃電般刺出。
葛世身形未定,觀之不及,好在其耳功不俗,憑破風之聲便已知曉了劍招大緻從哪裡來,于是他急忙足尖輕點,使出一式“回天運鬥”。
有道是……旋身趟一片,掠槍抨半邊。
葛世這應對也很到位,把對手劍招防了個幹幹淨淨,并撤身兩步,重整了自己的态勢。
兩人走完這幾招,心中都在暗暗給自己捏把冷汗——他們在開打之前都以為自己至少有七成勝算,但現在卻都覺得隻有五成了。
然而,既已上了擂台,今天這事兒便再難回頭。
他們都明白:人在江湖,有的時候,敗,會比死更慘……
一息過後,鄭葛二人目光一觸,戰端再開。
人影相錯,槍劍锵然。
與此同時……
“黃哥,現在這局勢你覺得怎麼樣?
”已經封盤的孫亦諧和黃東來一起攀到了高處,饒有興緻地看着遠處擂台上的打鬥。
“不好說啊……”黃東來這時的語氣比起開打前那言之鑿鑿的狀态來就有點兒變化了,“這鄭目開好像比我想象中要猛一點啊。
”
“呵……那你是不是要改判斷嘛?
”孫亦諧看出對方有點虛,于是開始充滿惡意地拱火。
“也不是要改判斷,現在主要得看葛世會不會失誤。
”黃東來還在兜着說,“隻要他不失誤,依然是優勢,輸不了。
”
他這邊話音未落,卻見擂台之上,葛世與鄭目開剛好過到一招“風雪殊途”,招盡之際,兩人皆露出了三分破綻,隻能用左手來補。
雙方以左掌對左掌,掌鋒一對,内力相拼。
而這一拼之下……鄭目開發現了一件事——葛世的左肩有罩門。
這個罩門,是葛世修煉那蠍尾槍的絕式“蠍尾紅蓮”時所産生的;此招的威力巨大,且攻擊角度極為驚奇,但唯一的問題就是需要用到自己的左肩頸交接處為軸來發動。
葛世也是直到招式練成時,才發現自己的肩井穴那兒氣血有些淤滞,導緻經脈變窄,内力流動不暢,但好在他隻要不用那招,這情況就不會加重,也不會影響他使用其他的招式。
但……眼下,趕巧不巧的,他用左手,在一個特定的姿勢下和對方對拼了一下内力。
若是換個三流人物來,這樣拼一下自是察覺不出什麼;若是鄭目開此刻隻跟葛世過了三四招,估計他也察覺不出什麼;但現在鄭目開已經和葛世打了幾十招了,基本已摸清了對手的功力,這時他要還看不出來,那他也白混了。
“哼……”因發現了對手的罩門,鄭目開冷笑出聲。
葛世也看到了那個笑容,并隐隐意識到了什麼,但他仍抱有僥幸心理,覺得對方也可能是虛張聲勢。
兩人回身再鬥,但自這一刻起,情勢已大不相同。
葛世心中已有隐憂,招式不自覺地便傾向了防守,而鄭目開的劍招卻是越發淩厲,且有意無意地在偏往葛世的左側;所謂敵進我退、此消彼長,很快,鄭目開就占據了明顯的上風,而葛世則隻剩招架之能。
“哎,這局勢不太對啊。
”黃東來看着看着,也看出了葛世敗相已現,不禁言道,“什麼情況?
怎麼這葛世突然就不會打啦?
”
“哈哈哈!
”孫亦諧在他一旁幸災樂禍地笑道,“‘六四開’?
啊?
黃哥你奶得好啊。
”
“媽的這跟我有什麼關系?
”黃東來道,“他們打的人自己的問題,我就是根據當時的形勢分析一下而已。
”
他倆在那兒說着呢,底下已經有些買了葛世的人按捺不住了,開始喊着“退票!
”“還錢”之類的言論。
“媽個雞的!
退個毛!
”孫亦諧聽了,當即跳起來沖着那些人罵道,“你聽說過在賭場裡下完注了還可以退的嗎?
誰他媽逼你買了?
買定離手、概不退還聽不懂啊?
你問問買了鄭目開的兄弟讓不讓你退?
你再喊一句試試?
信不信老子下來叉死你?
”
那類賭棍潑皮,孫哥在魚市場裡見得多了,對付他們自有一套;他就這麼抄着三叉戟直接指着别人的鼻子罵,嗓門兒比人家大,氣勢也比人家兇,幾句一怼,對方也就慫了……倘若真有人頭鐵還敢叫喚,孫亦諧絕對會沖下去将其抓出來抽一頓,來個殺一儆百。
這也是孫哥的經驗:開盤口的,最重要的鎮得住場子,因為但凡有一個鬧事兒的你鎮不住,就會牽出一串兒來,所以必須把那些出頭鳥扼殺在萌芽之中。
乓——
另一方面,擂台之上,那決鬥也已進入尾聲。
鄭目開是越戰越勇,而葛世卻已成強弩之末;随着一記铮鏦之聲乍起,葛世左臂一麻,手中花槍被劍勁震飛。
那端的是……劍雨退槍潮,三臂斬蠍尾。
然,葛世并未因此而放棄。
他知道,鄭目開是不會說一句“承讓”,然後讓他相對體面的走下擂台的。
鄭目開那臉上的神情,便說明了他想一直打到葛世跪下認輸求饒為止,否則就将其打死。
葛世自不會為了保命而求饒——丢他自己的臉事小,往淮安俠義門的面子上抹黑事大。
所以,對葛世來說,今天他隻有兩種方式可以下台:一種是赢,一種是死。
終于,到那兵器脫手的一刻,葛世反而不再畏首畏尾,選擇放手一搏。
隻見他全然不顧全身破綻,疾的一躍,追槍而去,在半空使得一招“風廻雲蕩”,複又握槍于手,展腰反掃。
鄭目開也是不慌不忙,劍走龍蛇,連削帶格,以攻對攻。
就在那劍槍交織之刹,葛世終出絕式:他将真氣灌注右臂,雙足分立,甩槍過肩,以左肩肩井穴為軸,一架、一擺、一沖,槍頭似蠍尾疾出,槍纓化紅蓮怒綻。
這招來得突然,來得猛惡,又來得刁鑽。
能否在這電光石火之間找出應對這種絕招的方法,并不在于你自己的招式練得有多精純,而取決于人的反應、經驗和天賦。
鄭目開雖氣未餒,但身已傾,手中之劍也是以一種橫架上挑的态勢出去的……這是他出于本能做出的動作,也是他作為一個習武之人而言,天賦的直觀體現。
今天這場決鬥,他應該是赢了。
因為這招接完,他會負輕傷,但葛世會徹底喪失再戰的能力;但這招的背後,已足夠顯出葛世的武學天賦在他之上,若這場決鬥再晚個兩年,他怕是隻有三成勝算。
但這世上沒有如果,至少此時此刻,鄭葛二人都清楚,鄭目開應招的瞬間,已然勝了。
不料,就在那勝負将分之際……
飕——
一道人影似黑風過境,倏然殺至。
那來者,身高丈二(也就是一形容,實際就是一米八出頭),黑衣蒙面,體型魁梧,但其速度卻俨然在那鄭葛二人之上。
但見,此人自圍觀的人群之外直接一步躍上擂台,宛若驚雷落地,剛好紮身在那槍劍相交之處。
其左手虎口握槍,右手二指夾劍,在那兩人招出半截,内勁尚未全部施出的時刻,生生将兩人的招式都給止住了。
這下,從圍觀群衆到當事人全都驚呆了。
且不說這黑衣人上台時所展露的輕功,就他此刻左右手這一接一滞,便足見其武功遠勝于鄭葛二人,甚至可以說讓那兩位此前的打鬥顯得跟街頭雜耍一般兒戲。
“二位,請近前一步,聽我一言……”接着,他便說話了;低沉沙啞的嗓音,可能是有意僞裝。
鄭目開和葛世也沒辦法啦,人家這一看就是一流高手的級别啊,現在“請”你近前一步,你不給面子?
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一息過後,那黑衣人松了手勁,兩人這才收回了兵刃,也收了戰意,雙雙向前一步。
随後,也不知道那黑衣人跟他們說了什麼,說得兩人臉上變顔變色。
說完後,黑衣人便退後兩步,道了句:“二位好自為之。
”接着他就和來時一樣,一躍數丈,飛身便走。
留下鄭目開和葛世二人有些尴尬地立于台上。
半晌後,還是年輕些的葛世先抱槍拱手,側着目,一臉不情願地對鄭目開來了句:“鄭兄,恕在下少識,今日之事……得罪了。
”
鄭目開一看台階來了,便也尬笑着回禮道:“呵……誤會……都是誤會嘛,鄭某也是個粗人,還望葛兄見諒。
”
兩人說完這兩句場面話,也沒跟大夥兒交代什麼,隻是下台跟地保念叨了幾句,讓其把生死狀撕了,随後便各自揚長而去。
留下一衆愣在原地、不明所以的觀衆,以及兩個很想罵街的盤口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