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我理解身在異鄉的滋味。
”
歐陽戎忽然點頭,歎息:
“有時夜裡想起,總覺得沒有什麼事比回家事大。
”
秦恒多看了兩眼歐陽戎表情:
“歐陽長史也許久未回家了?
”
歐陽戎點點頭:“還行吧,昨夜剛回去趟。
”
秦恒愣了下,反應過來,失笑點頭:“末将也常夢到。
歐陽長史的家在何處,很遠嗎?
”
“遠倒是不遠。
”
歐陽戎放下茶杯,想了想,仰頭看向屋頂,
他眸底似有回憶神色,擡手随意丈量比劃了下,呢喃:“來去一趟,好像也就十米不到……”
秦恒疑惑:“米?
不是糧食嗎,這是多長的距離?
”
“沒事。
”
歐陽戎收斂眸光,展顔一笑道:“玩笑而已。
”
秦恒颔首,“歐陽長史說話倒是有趣。
”
歐陽戎望向窗外,思索片刻,忽道:
“秦将軍不舍将士難歸,本官同樣深有體會,延期此事,桂州府、洪州都督府、江州刺史府确實做的不地道。
“本官回去,替他們上書一封,盡綿薄之力。
”
秦恒驚喜:“多謝歐陽長史!
”
起身要拜,被歐陽戎按住肩膀:
“等等,先聽我說,本官雖然上書,但并不保證有用。
“軍務方面,本官以前沒有什麼突出表現,在陛下與諸公眼中,可能沒太多發言權,若是涉及治水或民生,上面倒是可能重視些。
“所以秦将軍做好本官上書無用的準備。
”
秦恒用力點頭,語氣有些激動:
“這是自然,豈能強求,歐陽長史對此事上書,已經算是有些得罪藍長史、朱都督、王刺史他們了。
“能夠站出來說情,已是第三團蘇校尉他們的幸事,末将豈有責備不力的道理。
”
歐陽戎頗為欣慰點頭,旋即臉色一正:“不過,本官也有一個小要求。
”
“長史請講。
”
“江州折沖府派出去的這三百将士的名單,能否整理一份給我。
”
“長史要此名單作何……”
秦恒看了看歐陽戎平靜的表情,話語卡住,沒有多問,臉色遲疑了會兒。
“可。
”
少頃,二人默契對視,互敬一杯……
歐陽戎是在雲水閣叙舊後的第三日下午,拿到果毅都尉秦恒送來的江州第三折沖府第三團将士名單。
歐陽戎放下手邊公務,翻了翻。
一團三百人的編制,第三團實數二百九十餘。
“校尉蘇骞、旗手謝黎,伍長……”
歐陽戎垂目自語,大緻掃了一遍。
其中确實大多數是江州本地良家子。
旋即,他帶着這份名冊,前去江州大堂的内庫,循着名字和兵戶,翻找戶籍檔案。
歐陽戎随機抽出十幾份,挨個找到他們留在江州的家屬地址,
記在冊上,離開。
翌日,歐陽戎喚來燕六郎,走去無人處,轉頭叮囑一番。
少頃,後者帶着某本冊子,出門而去……
數日後,下午。
江州大堂,正堂内,歐陽戎正伏案辦公。
燕六郎快步進門,身上的低調常服沒來的及換,歐陽戎遣散其他人。
燕六郎禀告了下這幾日的調查。
“明府,您給我的那些軍屬地址,除了搬遷離開的軍屬,其它都确有其戶,
“這兩日我挨個打聽了下,他們家中的兒郎,确實遠在桂州囤田戍邊。
“并且最近一旬也有過一批家書傳回,應當是在桂州那邊,安然無事……”
燕六郎事無巨細道。
“看來是真的,沒我想的那麼複雜,應該不是什麼衛氏那邊的鬼蜮操作。
”
歐陽戎颔首,給燕六郎倒了杯茶,遞出:
“六郎辛苦了。
”
燕六郎忍不住贊道:“不辛苦,還是明府謹慎。
”
歐陽戎無奈搖頭,嘀咕:“是被害妄想症才對……”
少頃,燕六郎離開。
歐陽戎長吐一口氣,望了眼桌上那份駐紮桂州的第三團将士名單,
他抿了下唇,直起腰杆,伸手去筆筒裡挑了一根趁手的狼毫……
歐陽戎如約上書一封奏折。
控訴桂州大堂的失信延期之事,反對此等兒戲之舉。
隻可惜,過去了一旬,這封奏折如同石沉大海。
歐陽戎微微歎息。
與上一次上書奏折的石沉大海不同,這一回,歐陽戎幾乎猜到了結果。
原因很簡單,軍務方面,在朝廷眼裡,他并不具備什麼權威,沒有什麼輝煌功績。
所以發言自然沒有洪州朱都督、江州王冷然這些地方軍事長官分量重。
數日後,歐陽戎忙碌間隙,聽陳參軍小跑進來,貼耳禀告:
“長史大人,藍長史又來了,船隻剛剛靠岸。
”
歐陽戎聞言,指肚揉了揉眉心。
藍長浩因為柳州慘案一事,朝中有禦史參他,于是按照流程,他要前往江南道的治所揚州,在江南道長官那兒述職。
不久前,和洪州都督府、江州刺史府串通完延期之事後,藍長浩便前去揚州述職了,
眼下應當是回返途中,路過江州。
歐陽戎想了想,前去禮貌接待。
很快,又在碼頭的老地方,見到了這位面色倨傲的瘦高長史。
“藍大人。
”
“歐陽大人。
”
藍長浩拱拱手,嘴角扯出一絲弧度,語氣十分客氣。
歐陽戎招待了番,發現藍長浩好像心情不錯,連帶着一路上說話的語氣态度都好上不少。
看來不僅僅是在揚州述職順利這麼簡單……他心道。
不多時,藍長浩拱手告辭,禮貌離去。
當日,夜,燕六郎忽然訪問槐葉巷宅邸。
一見面,立馬告知歐陽戎一道消息:
藍長浩在浔陽樓宴請王冷然、楊将軍等一衆主官主将。
歐陽戎聽完,沉默片刻,搖了搖頭。
“明府,這藍長史好沒禮數,看他遠來是客,明府每次都認真接待,可他倒好,每次過來,隻往刺史府那邊走動也就算了,
“現在當衆宴請地方主官,卻獨獨漏掉明府,到底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
”
燕六郎抱刀,冷笑一聲:
“或者說,他該不會真當自己是一州刺史的同級别,不過運氣好,桂州缺個刺史,他代領下此州軍政罷了,呵,現在竟連他州長史都看不上了?
”
歐陽戎瞧了眼憤憤不平的燕六郎,搖頭:“不知。
”
頓了頓,平靜說:“也可能是知道我唱反調吧。
”
他轉身離開。
翌日下午,秦恒忽然邀約。
歐陽戎悄然前去。
雲水閣三樓,某間包廂,二人再次見面。
秦恒面無表情,直接道:
“上面的公文已經抵達,采納了桂州主官藍長史的建議,将桂州的一千五百駐紮将士,延期一年。
“于此同時,其它數道,征派過去的幾批駐紮将士,也相應延了一期……以配合藍長浩,穩固邊遠桂州府的地方秩序……”
他鼻翼微顫:“呵,三年又三年,現在再加一年,主官說話,盡是戲言。
”
歐陽戎點頭:“果然如此。
”
“長史早猜到了?
”
“嗯。
”
秦恒沉默下來,歐陽戎身子前傾,垂目為其倒上一杯茶,冷靜分析:
“我也為長史,藍長浩的利益計較,我大緻猜到些。
“要求這一批駐守将士延期一年,除了避免輪換中造成的磨合不穩空隙,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外,還有給桂州短期省下一筆軍務開銷的小心思。
“照例,期滿調走的将士們,需要一次性付清延期拖欠的軍饷,同時還要承擔一筆遣散的路費,
“更别提輪換而來的新将士們,也需要款待安置,又是一筆開銷。
”
秦恒越聽,眉頭越緊皺。
他是職業武官,腦回路直,而這裡面的利害關系,此前從未細想。
一時間,有些怔然。
秦恒眼底傾佩,忍不住看了看面前這位低頭停頓、輕抿茶水的狐白裘青年。
“其實,這本就是駐軍州府該盡的義務,畢竟這類邊陲州府的自主權比咱們這些尋常州府大得多,無需上繳的截留賦稅也更多。
“桂州又是嶺南道西隅的大洲,若單純是這種小計較,可能今年過得艱難點,但桂州大堂不至于拿不出這筆錢……
“之所以延期一年,是這位藍長史心裡在算另一筆賬,也是比駐軍軍饷,還複雜、重要得多的賬。
”
“什麼賬?
”秦恒不禁追問。
歐陽戎品了品嘴中逐漸回甘的茶水,垂眸繼續說道:
“佛像。
“女皇陛下的桂州大佛。
“藍長浩四處奔走,延期一年,就是為了給建造大佛擠出時間與銀兩。
“此前陛下的新聖旨也寬限了期限,現在,一年時間,足夠他與桂州大堂為陛下建造一尊昂貴的金身大佛了。
“嗯,至于駐守将士輪換之事,所要的錢糧,一年後再說吧。
”
秦恒語調頓時變大:“省軍饷,造佛像,他豈能這樣?
”
歐陽戎點頭:
“是将已經妥協延期過的駐守将士們再延一年,還是發放軍饷、輪換調将士後拮據窘迫的造像,這筆帳怎麼算,對藍長浩而言很簡單。
“況且,舉着建造佛像的大旗,延期之事自然是一路暢通。
”
秦恒寂靜片刻,突然問道:
“那麼一年後呢。
誰知佛像要花資多少,若是造完佛像,沒錢了怎麼辦,一年後,桂州大堂能再擠出軍饷?
”
歐陽戎用一種默而無言、不言而喻的複雜目光注視秦恒。
後者聲音止住。
二人安靜對視了好一會兒。
答案在他們心裡。
不多時,秦恒背影憤慨的離開。
歐陽戎坐在小茶幾前,沉默擺弄茶具。
他認認真真的喝完面前這一壺半涼的茶,才起身離去。
沒浪費一滴。
第二日,上午。
浔陽渡碼頭。
一艘隸屬柳州大堂的官船上,船夫解開繩索,準備啟航。
船下的碼頭上,有兩隊人影,緩緩靠近。
兩隊人馬的領頭之人,皆是绯紅官服,并肩前行。
“多謝歐陽大人抽空相送。
”
“藍大人客氣了,可惜未請藍大人吃飯,是在下沒盡到地主之誼。
”
“無妨,下次有機會再吃吧,桂州那邊山裡的刁民不少,很不安分,本官得早點回去,歐陽大人,吾輩皆是陛下臣子,職責為重啊。
”
“嗯。
”
歐陽戎反應平淡,轉頭看了看翹起下巴的藍長浩,忽問:
“藍大人看起來心情不錯。
”
“還行吧。
”
藍長浩目光遊離,環視一圈千帆停泊、熱鬧非凡的浔陽渡,感歎了下:
“說起來,真羨慕歐陽大人啊,能在這等好山好水好位置任職。
”
歐陽戎答:“桂州也是好地方,否則陛下為何讓一尊大佛落下。
”
“可也比不上歐陽大人的江州。
”
藍長浩撇嘴:“歐陽大人又不是不知道,咱們桂州,在造像四州中,屬最窮的,也是最難。
”
歐陽戎意味深長語氣:
“不管在哪,也不管多難,維持穩定安定,讓百姓安居樂業,最是重要,各地都有難處,都有戰戰兢兢之處,否則要咱們這些穿官服的讀書人做什麼。
”
藍長浩停步,轉頭,看了歐陽戎一會兒,點點頭:
“嗯,說的有道理,還是歐陽大人格局大,另外,謝謝歐陽大人上書推遲,轉送而來兩萬貫脂粉錢,本官代替桂州百姓們,謝過歐陽大人了。
”
“藍大人客氣了。
”歐陽戎搖搖頭,頓了下,問道:“我近日聽說,桂州那邊的駐守官兵被延期了一年?
”
藍長浩微笑:“歐陽大人當真隻是‘近日’才聽說?
”
歐陽戎未氣,耐心叮囑:
“藍大人回去後,最好安撫或犒勞下駐紮将士們,好好給些解釋,桂州特殊,穩定為重……”
“傳聞沒錯,歐陽大人果然是位令人傾佩的正人君子,不僅本州事務,還心憂天下事啊。
”
藍長浩贊揚了下,語氣如常問:
“所以歐陽大人是覺得本官本事不行,才上書反對延期的,對吧。
”
歐陽戎與他對視,無懼無縮,提醒道:“麻煩藍大人想想,桂州士子慘案才發生多久。
”
藍長浩冷哼一聲:“咱們桂州這片綠葉,倒是更加陪襯歐陽大人與江州這朵紅花。
”
歐陽戎問:“藍大人想說什麼,不妨直言。
”
“歐陽大人别揣着明白裝糊塗。
”
藍長浩甩袖,語氣有些不滿道:
“本官可沒有歐陽大人這樣的機遇條件,年少登科,弱冠揚名,年紀輕輕就貴為上州長史,還有大儒為師,有五姓七望站台,更得朝中諸公青睐,更别說可能還簡在帝心了。
“你倒是前途無憂,本官卻沒這麼好的運氣。
”
“我沒藍大人說的這麼高枕無憂。
”歐陽戎目不斜視,認真道:
“藍大人的事迹,我聽說過,亦是年輕才俊,早早登科,不比人差。
”
“事迹、年輕才俊……你是笑話我當年不自量力吧?
”
歐陽戎斬釘截鐵答:“并沒有,反而覺得藍大人不俗,沒有大才,如何疏狂。
”
“可你知不知道,頂撞那位老宰相後,我仕途一直暗暗受阻,被人避之不及?
”
他搖頭:“不知。
”
藍長浩笑出眼淚:
“哈哈哈,就算有才又能如何,上面沒人,無貴人相助,再有才華,也不過是路邊草木,無人矚目。
”
歐陽戎緘默。
藍長浩突然贊同:“歐陽大人說的沒錯,我們這些穿官服的讀書人,确實需要戰戰兢兢,維穩安民。
”
他話鋒一轉:“可是若連官帽子都不保,或者芝麻小官,那還維護個屁。
”
說完,藍長浩昂首挺胸,背影倨傲,隻丢下一句:
“歐陽大人看着吧,桂州是窮,可造的佛像,絕不比江州差。
”
歐陽戎轉頭看着他背影,嘴中千言,化為一句:
“藍大人一路順風。
”
“借汝吉言。
”
(PS:抱歉晚了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