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奇幻玄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匠作 五百五十九、夜深忽夢少年事【月票抽獎還剩一天半】

不是吧君子也防 陽小戎 9949 2025-04-09 13:04

  “何來故人一說,夫人能否提示一下。”

  江畔畫舫内,被衆人側目觀望,歐陽戎搜遍記憶,也未想起,禮貌問道。

  羅娘懷抱琵琶,半遮面容,笑容有些苦澀:

  “小大人那時目不斜視,不認識奴家很正常,現在想來,奴家那日确實無足輕重,徒有一點可笑自傲,不值得小大人正眼。”

  歐陽戎微怔的看着自嘲的琵琶婦人。

  打量她露出的半邊臉,似是在努力回憶。

  羅娘低頭,撥弄琵琶,徐徐道來:

  “那是久視元年的夏末,一場士人宴會上,小大人當時正在洛陽備考,準備秋闱,被同年們邀請,參加了清音小樓的夜宴,記得那時小大人也是這樣一身儒衫,但卻是士人白身,還未着官服……”

  歐陽戎略感恍惚,呢喃:

  “久視元年嗎,那年登科,确實久遠,三四年了,你原來是長安故人。”

  羅娘笑道:

  “公子可還記得,那日宴會氛圍對你可不太友好,而奴家,正好是被差遣來,專門為你陪酒的歌姬。”

  歐陽戎想了想,輕聲道:

  “那時候,參加秋闱的洛陽士人,來自天南海北,不同書院不同地域,自發的有小圈子,特别是北方士子喜歡欺負南方士人,因為南人少。”

  羅娘笑的愈發燦爛:

  “原來小大人都知道,見你那日目不斜視,一動不動的樣子,還以為當時的小大人真是塊木頭。”

  歐陽戎歎氣:

  “自然是能感到一點的,雖然心思在書上,但也沒那麼遲鈍,在下那時宴會參加的少,就那麼一兩場,還是被白鹿洞書院好友拉去的,說是那什麼清音小樓有博學多聞、才華斐然的女校書,可以精進學問,可哪知……”

  衆人看見儒衫青年淡然說完,搖了搖頭。

  葉薇睐、裴十三娘聽的津津有味,異口同聲道:

  “哪知什麼?”

  不等歐陽戎開口,羅娘直接道:

  “哪知盡是些珠歌翠舞、裘馬聲色,與士人學問無關,都是尋歡作樂?所謂的才女歌姬,也隻是徒增男子趣味,是不是?”

  歐陽戎抿了口酒,笑而不語。

  羅娘也笑了笑,直視他問:

  “那小大人可知,那日夜宴上,賓客們最大的趣味是何?”

  歐陽戎無奈:“聽着像是……在下。”

  “沒錯,小大人就是主角,隻不過是那些士人們想看的樂子的主角。”

  歐陽戎目露回憶,也有些噓唏:“記得也沒惹他們。”

  “不,小大人剛正不阿的存在,就是最大招惹,那時候洛陽士人們,都知道您從不去青樓舞館的作風,也從不去大人物府上找關系,這明明秋闱學子的不成文的規定,小大人卻勸誡好友們踏踏實實的,準備秋闱。”

  羅娘笑說:

  “這在某些歪風邪氣靡然成風的洛陽,簡直是格格不入,連奴家在教坊司中都有耳聞。”

  歐陽戎不禁自嘲:“有這麼顯眼嗎。”

  “嗯。不同流合污,就是顯眼,洛陽不少士人,私下都說您是假正經,還有人嘲笑您是僞君子,在賣乖,養清名呢,甚至關于您可能抛妻棄子在家鄉做過負心漢的傳聞,都開始傳的有模有樣。”

  歐陽戎聞之默然。

  若是細究,沒有棄子,但抛妻确實算一樣,雖然不是他抛的。

  歐陽戎沒有生氣,心平氣和的注視了會兒琵琶婦人,歉意道:

  “不好意思,夫人,在下确實不記得你了,是在下疏忽。”

  “不。”

  羅娘突然搖頭,吸了吸鼻,一字一句問道:

  “那小大人可知,那日奴家為何在您身邊陪酒?”

  歐陽戎搖頭。

  羅娘愈發哽咽,卻笑語說出:

  “那個想看小大人笑話、想破了小大人清名的人群,奴家也是一員!”

  她字字珠玑,話語聲比琵琶聲還要铿锵震人:

  “那日夜宴,是有人花錢指使奴家,去調戲勾搭您,不僅是宴會上玷了你名聲,最好還勾了你魂,宴會後,繼續含情脈脈,來一樁才子佳人贖身私奔的戲碼,最後再倒打一耙,或者直接棄您而去,壞您正心。”

  衆人聞言詫異。

  葉薇睐、裴十三娘露出氣憤面色。

  歐陽戎有些啞然的看着羅娘:

  “還有這一遭嗎……”

  當年的他,确實毫無察覺。

  洛陽那座名利場上的刀光劍影真是不少。

  羅娘說完後,像是氣球洩氣,肩膀微微垮了垮。

  她眼睛一眨不眨的凝視着歐陽戎問:

  “是這樣,小大人也詫異,自己是得罪了何人,為何會有人的心思龌龊到如此地步?”

  羅娘自言自語道:

  “公子其實未得罪任何人,甚至出錢指使之人,公子都不一定認識,見了也沒印象,其實妾身也不認識,那邊是托人利誘的。

  “可是人心就是如此,就是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都喜歡暗中窺視。

  “哪怕無冤無仇,哪怕沒有交際,哪怕損人不利己,但若有一點可以踩人的機會,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再裝作無事發生,這種事,在洛陽那些風花雪月的名利場中,哪裡少了。”

  羅娘說完,全場寂靜。

  歐陽戎安靜片刻,見氣氛凝重,主動玩笑道:

  “都過去了,夫人不是在洛陽,為何輾轉來此?”

  羅娘直直盯着歐陽戎,察覺到他是真的毫不在意了,她眼神愈發愧疚傷感。

  “為何來此……”

  琵琶婦人突然放下撥子,停彈琵琶。

  把琵琶放到了一旁,她整頓了下衣裳,收斂表情,露出了正容。

  是一張淚水闌幹的圓臉蛋,眉宇疲憊,有些久經風霜的痕迹。

  去掉眉眼皺紋,隐約可見些佳人風韻,料是當年在洛陽教坊司中也是個小花魁吧。

  羅娘指了指自己道:

  “當年奴家給小大人陪酒,也好奇大人是否坐懷不亂,結果小大人全程目不斜視,事後也未發生任何事情。

  “奴家并不覺得欽佩,反而愈發看低您,事後越想越覺得您面目可憎,虛僞至極,直到後面,小大人金榜題名,奴家也是對你暗含怨恨,現在想來,真是可笑。”

  歐陽戎欲語,羅娘卻主動傾身,為他倒酒,含笑打斷:

  “小大人無需安慰奴家,奴家身處風月場所,也是那俗人中的一員罷了,哪裡超脫的了。

  “小大人可知,後面,您上書直言,批評長樂公主,勸谏聖人,最後被打入大牢,被師長們托關系,才狼狽出來,貶官發配到江南小縣,這件事,奴家剛聽的時候,是何心思嗎?”

  歐陽戎不答。

  葉薇睐主動開口,冷笑看着這個落寞婦人:

  “當然是暗中得意,覺得我家檀郎罪有應得。”

  羅娘轉頭注視了會兒葉薇睐,似是被她銀發胡姬的面容吸引,少頃,婦人輕輕颔首,低頭道:

  “小娘子同為女子,果然懂奴家心思,所言不錯。

  “那時,奴家是暗中得意的,心道你歐陽良翰一直裝君子,總算撞到不該惹的人了,也有今天。

  “至于你當時批評長樂公主等權貴的那些罪名,奴家反而覺得沒什麼所謂,權貴自然淩駕于百姓之上,這就是現實,不是嗎……所以對于您主持公道,有點暗暗埋怨,覺得您惹大人物們生氣不對,反而容易遷怒大夥,覺得你過于幼稚了。”

  歐陽戎不言不語,隻是默默喝酒,有些平靜。

  裴十三娘深深看了眼羅娘,轉身提起酒壺,為歐陽戎的空酒杯倒酒。

  公子獨飲的有些快。

  胡夫突然道:

  “不怪你,别說你們青樓歌姬們了,放眼天下,不少百姓的想法估計與你一樣,懼怕權貴剝削,可對于抨擊權貴之人,又是别樣情緒,甚至會覺得他多管閑事……這樣的人,咱家在宮中見多了。”

  歐陽戎放下酒杯,盯着杯中剩餘的酒水,緩緩開口:

  “那時在下沒想那麼多,隻為心中一口氣,就備棺上書了。”

  不知為何,羅娘蓦然激動道:

  “奴家知道!奴家後來全都知道了。”

  她抹了抹眼角,深呼吸一口氣,道:

  “但奴家不是自省得來的,而是宿命懲罰落在了奴家頭上,不得不領悟。”

  衆人疑惑間,羅娘強笑道出:

  “其實見到小大人時,奴家已經老大不小了,年輕時曾是樓内的首席歌姬,再加上琵琶技藝精湛,在洛陽都是排得上号。

  “那時不知有多少權貴子弟追求,為了買奴家一晚,都搶着一擲千金,現在回想,那段時光過得真快啊,轉眼就已經到了該贖身的時候,但奴家心高氣傲,一直找不到合适去處。

  “也是這個緣故,才有嫉妒您的人,聯系奴家,來搭讪小大人,其實奴家當時也有些非分之想,想着假戲真做也不是不行,可是後來您也知道,您全程目不斜視,連眼神觸碰的機會都沒有。

  “宴會一散,小大人就第一個起身走人,現在看來,确實沒有偷瞄過奴家面容,都毫無印象了。

  “所以後面得知公子落獄貶官,奴家除了這位小娘子說的心思外,深夜也有暗暗幻想過,小大人會不會回心轉意,後悔拒絕奴家,反而窮追不舍的追回,那種幻想實在令人沉醉。”

  她嘲諷一笑,指着自己:

  “奴家甚至還天馬行空的想過,那時候再答應也未嘗不可……現在看來,真是可笑可歎。”

  衆人都有些沉默,看着面前這位憔悴可憐的歌姬。

  羅娘與歐陽戎保持對視,繼續道:

  “您被貶後,說來也巧,長樂公主府上繼續召歌姬戲班,奴家那時覺得這是個好去處,再加上,當時還共情過長樂公主,心中難免有些親近之意,于是便去了,結果……”

  她譏諷一笑:

  “奴家算是嘗到了報應,長樂公主喜怒無常,聽多了後就厭了琵琶曲,奴家百般讨好都無用,她嫌奴家年老色衰,将奴家打發出去,可原來的教坊司各樓已經不接收奴家這樣的大齡歌姬了。

  “奴家這才知道,紅顔已故,有多凄慘,又因為年輕時候心高氣傲,心中嫌那些落魄姐妹,現在到頭來,在洛陽也沒知心姐妹幫襯。

  “再加上以往遠離您這樣的賢人君子,徹底的孤苦伶仃……後來,破罐子破摔,嫁了一個重利商賈,日子倒是能過,卻人暖自知,後來離開了洛陽,一路飄蕩到了江南……

  “這段日子,奴家時常深夜驚醒,以為還身處年少時的繁華朱樓,穿着全場矚目的血色羅裙,彈奏着才子争相歌頌的琵琶……可等夢醒環顧周圍,屋中漆黑寂靜。

  “奴家時常回想,人生真是荒唐,人似乎隻有短短數載算是真正的活,快樂風光,餘生其它時候,都與死去無益,昏昏碌碌,黯然無光,人這麼活着,還有何意義……”

  琵琶婦人話語緩緩停住,低着頭,重新抱起琵琶,手掌無意識的連續抹撚。

  琵琶聲沒有具體的曲調,卻出奇的哀傷。

  本來有些臉色不善的葉薇睐,聽着聽着沉默了下來。

  裴十三娘似是早就猜到,打量了下憔悴落寞、獨自彈奏的琵琶女,輕輕一歎。

  同為宮人、處境又何嘗不同的胡夫、妙真二人,不住的仰頭飲酒,不知在想什麼。

  歐陽戎忽然朝羅娘舉杯道:

  “這麼看,确實是故人了。”

  沒有等她回應,他仰頭飲下酒水,長籲一口濁氣。

  羅娘見狀,忙不疊舉杯,随之也飲盡酒水。

  她看向歐陽戎的眼神滿是愧疚與敬重。

  衆人這才明白她此前見到歐陽良翰,為何那般激動。

  歐陽戎淡聲問:

  “夫人來找在下,不光是說那件往事吧。”

  羅娘重重點頭:

  “我随夫家來了江南江州時,您應該還在龍城,奴家也是聽到您的名字,才發現您被貶官至此。

  “起初覺得與小大人同命相憐,但還是有些不敢見您,但是後來,奴家聽說了您在龍城做的那些英勇事迹,您拯救了江州窮苦百姓,奴家如被當頭棒喝,感動萬分。

  “同為淪落之人,小大人卻能絕處逢生,窮山惡水的險惡環境,依舊一番有利作為,奴家雖不是男子,卻能體會到其中的豪邁與艱難,深深震撼。”

  羅娘淚眼朦胧,琵琶落地。

  她身子前傾,不小心踢到了心愛琵琶,也未低頭去顧及。

  凝視着歐陽戎,聲悲泣血:

  “後來輾轉一年,奴家終于有機會随夫家經過龍城,特地下船入城,親眼見到了您的英迹,見到了被您拯救的窮苦百姓們在安居樂業,那一刻,奴家很想很想哭。

  “隻可惜那時,您已經升遷為江州長史,不在龍城,但您寫的幾首詩詞,如《題菊花》,如《師說》,名揚洛陽,在江南歌舞酒肆傳唱,奴家讀之甚喜,愛不釋手,還熬了數夜為它們編寫了兩首琵琶曲。

  “不知為何,離開龍城當夜,奴家走在您建的檀郎渡水畔,默然彈完兩首琵琶曲後,突然很想見您一面。

  “對!見您,一定要見到您,奴家要為小大人好好再奏兩曲琵琶,敬一杯酒!既是為當年那個不懷好意的宴上舉止道歉,也是為了卻心願。

  “于是奴家耐心等待,一路輾轉,終于有機會來到浔陽,也去了當初您名義上主持的琵琶夜宴,隻可惜那時未見到您。”

  她抹淚,哭笑着說:

  “就像這位大人說的,奴家已為商人婦,沒辦法随意出門,去城中刺史府找您,況且全天下想見您的人太多了,誰不想結識君子良翰?奴家隻是個卑微商婦,都排不上号。

  “奴家隻能随船徘徊在這浔陽江畔,彈一彈琵琶,這兒也是您親自修建的石窟與渡口,若您偶爾經過,能遠遠讓您聽到,也算是一種圓滿……

  “奴家也停留了許久,就要啟程換地,本以為錯過了那場琵琶夜宴,此生再也無法見到您了,未曾想,今夜竟然能遇到小大人登船,奴家……奴家……”

  羅娘說到此處,泣不成聲,結結巴巴,情不自禁的伸手攥住歐陽戎袖口:

  “奴家此生已然無憾!”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