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向往(上)
“你是說,你想外放?”徐令宜看了十一娘一眼。
羅振興點頭。
徐令宜覺得羅振興應該先在六部混個人熟了再外放,一來是在外面有什麽事燕京有個說話的人,二來是升高的機會比較多。
但有些事情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誰也不知道誰會在什麽時候有個什麽樣的機遇,他也不好把話說死。
“你仔細考慮考慮!
”他斟酌道。
“我這一路上都在想這件事。
”羅振興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為官不能造福民眾,那還有什麽意思。
”
徐令宜眼中露出讚賞之sè,卻沒有做聲。
這事關羅振興的前途,但官海詭譎,皇上這幾年大權在握,北有範維綱,南有何承碧,五軍都督府有蔣雲飛,禦衛軍還有個歐陽鳴,他韜光養晦,皇上對他漸漸和藹起來。
如果說保定府是無心之舉,那去宣同和嘉峪關,就是一箭雙雕的有心之舉。
既肯定了兒子的天賦,又知道了皇上對他現在的看法。
可如果他chā手了文官的攫黜,皇上隻怕立刻會對他警覺起來。
在羅振興的問題上,他現在沒有辦法給他保證,就不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徐令宜保留了沉默。
屋子裡的氣氛就變得有些滯凝起來。
十一娘看了看哥哥,又看了看丈夫,輕聲笑道:“大哥,五姐夫人在那邊過得怎樣?上次他回燕京述職,說是有事要找陳閣老,和侯爺匆匆見了一面就走了。
”
“人瘦向厲害,”有了妹妹的這一打岔,氣氛好了很多,羅振興笑道,“但精神很好。
我去的時候,他正坐在田埂上和幾個老農說今年的收成。
看見了謹哥兒,高興得不得了,讓謹哥兒騎牛在田裡走了一圈,還直問謹哥兒有沒有常和鑫哥兒見面,鑫哥兒現在有多高了,讀書好不好的……”說到這裡,他眉頭微蹙,猶豫了片刻,對十一娘道,“你要是有空,就去勸勸五娘,子純這幾年辛苦的很,讓她別和子純賭氣了,帶著一雙兒女好好地去文登和子純過日子。
她這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不知道有人想跟丈夫去任上而無法成行的,她倒好,說什麽文登找不到好先生,執意要留在燕京,哪有一點為人妻子的樣兒。
”語氣很嚴肅,也很不滿。
“要是這樣,還是大哥勸五姐更好。
”十一娘為難地道,“我畢竟是做妹妹的……”
羅振興不由想到了羅大nǎinǎi。
要是她在這裡,這樣的事根本不用自己cào心。
他歎了口氣,沒有勉強。
而徐令宜看著時候不早了,請羅振興去了一旁的小廳,設宴款待羅振興。
十一娘給羅振興敬了一杯酒,感謝他對謹哥兒的照顧,然後回了正院。
那邊的宴席已經散了,太夫人、五夫人、幾個孩子全都坐在東次間的宴息室,聽謹哥兒講他一路上的見聞,幾個小的還不時發出“呀”、“真的”、“六哥快講”的驚歎聲,屋子裡雖然安靜,熱鬧的氣氛卻撲面而來。
十一娘站在屋簷下,臉上露出溫柔的微笑。
徐令宜回到家裡,隻看見十一娘。
他不由愕然:“謹哥兒呢?”
“陪娘過夜去了。
”十一娘笑著幫他更衣。
“怎麽也不等我回來!
”徐令宜不由小聲嘀咕。
十一娘想到謹哥兒走時徐令宜還沒有出現時的失望表情,嗔道:“孩子一直等你,偏偏你一直不回來……孩子走的時候還有些不好受呢!
”
“那我去給娘問個安吧!
”徐令宜猶豫道。
“這個時候太晚了。
”十一娘道,“娘和謹哥兒說了半天的睡,連午覺都沒有睡,這個時候隻怕早就支撐不住歇下了。
侯爺還是明早去吧!
”
“和振興一直商量著外放的事呢!
”徐令宜嘀咕著去了淨房。
十一娘跟了過去:“大哥最後還是決定外放嗎?”
“嗯!
”徐令宜洗了把臉,“讓他去吧!
別的不敢說,要是重要回燕京做個給事中,任振興的資格,我還是幫得上忙的。
就怕他到時候會掛靴而去……羅家這一輩,也隻有振興中了進士,”他說著,走了過來,“我跟振興說,餘杭那邊,要請個好先生才是。
”
這倒是。
羅家下一代要再不中個進士,隻怕到了羅振興之後就要敗落了。
十一娘微微頷首。
有人敲他們的窗戶。
徐令宜和十一娘面面相覷。
是誰這麽大膽子……
念頭一閃而過,徐令宜眼睛一亮:“是謹哥兒……”想到這個時候他應該在太夫人屋裡服侍,他忙去開了窗戶,看見了謹哥兒一張笑嘻嘻地臉。
“爹,你想我了沒有。
我可想你了!
”他雙手肘扒在窗槅上,“您有沒有像從前那樣經常去馬場跑馬?我這些日子在江南,天天坐船,幾次做夢都夢到跟爹爹一起在西北跑馬……”
謹哥兒的話沒有說話,徐令宜的眼眶已經有點濕潤。
像要掩飾什麽似的,他拍了拍兒子的肩膀:“你怎麽跑回來了?不走正門敲窗戶?你祖母呢?可歇下了?知道你過來嗎?”
“我這不是怕爹想我想得睡不著嗎?”謹哥兒嬉皮笑臉道,可看在徐令宜宜中,隻覺得這是親昵,“借口要去淨房,就跑出來讓爹看看別囉!
”說完,轉身就跑了,“我要回去了,免得祖母看見我一去不返,以為我掉馬桶裡了,親自去淨房找,脂紅姐姐可就要遭殃了!
”
徐令宜愣住。
等他回過神來,謹哥兒已經不見蹤影了。
“這小子,跑得比兔子還快!
”眼底卻溢滿了溺愛,“虧他想得出來,借口上淨房來看我!
”
十一娘也不禁掩袖而笑。
接下來的幾天,夫妻倆都沒有談到謹哥兒的去向,隻是聽謹哥兒說江南之行,幫謹哥兒收拾東西,重新挑了個吉日搬到了清yín居,也就到了小年。
祭了社,打掃院子,貼了桃符,開始過年了。
這個年,是家裡到得最齊整的。
徐令宜很高興,年夜飯上多喝了幾杯,晚上回來的時候和十一娘鬧騰了一夜上,以至於十一娘第二天進宮朝賀的時候不時要舉袖裝咳嗽來掩飾自己的哈欠,結果當著滿殿的外命婦皇後娘娘關心地問她是不是受了風寒。
回到家裡,徐令宜大樂,抱了她打趣:“從前有人奉旨填詞,你不如效仿古人,來個奉旨養病好了。
”
“養你個頭!
”十一娘輕輕地掐了徐令宜胳膊一下。
徐令宜捂著被他掐的地方倒在了床上:“我的胳膊怎麽擡不起來!
快去叫禦醫。
”
大年初一的叫禦醫……
望著像孩子一樣的徐令宜,十一娘有些哭笑不得:“難怪謹哥兒這麽頑皮,原來是隨了侯爺的性子。
”
“那當然,”徐令宜做出一副小人得志的輕佻模樣,大言不饞地道,“你也不看看他是誰的兒子!
”
十一娘笑彎了腰。
要不是燈花來問什麽時候啟程去紅燈胡同給孫老侯爺拜年,兩個人還要笑鬧一番。
這樣嘻嘻哈哈到了初五,卻接到了長福公主去逝的消息。
京裡有頭有臉的人家都奔向了公主府。
上了年紀的人聽到就特別容易感傷。
太夫人親自去公主府吊唁,遇到了比太夫人還年長的鄭太君。
兩位老人家湊在一起感傷了半天,太夫人回到家裡就有些不舒服起來。
徐令宜在床前侍疾。
過了兩天,還不見好轉,徐令寬請了假,三房也趕了過來。
太夫人mímí糊糊地睡醒了就問“諄哥兒在哪裡”、“謹哥兒在哪裡”,偶爾也問一問“詵哥兒”。
三個孩子就守在屋裡。
加上徐氏三兄弟,服侍的丫鬟、媳婦,屋子裡的空氣都渾濁起來。
十一娘看著這不是個事,和徐令宜商量,幾個人輪流在屋裡守著。
考慮到後花園離太夫人的住處太遠,十一娘把三房的人安排在了點chūn堂旁的小院歇息。
他們一家八口,加上丫鬟、婆子,顯得有些擁擠。
薑氏這些日子幫著十一娘主持中饋,太夫人病著,十一娘的精力放在了太夫人身邊,家裡的日常事務她就挑了起來。
見狀就主動商量十一娘:“不如讓大哥和三哥到我那邊住。
我那邊第一進院空著也是空著。
”
十一娘想了想,應允了。
誰知道三夫人卻要留了方氏在身邊服侍:“我這些日子也有些不舒服!
”
或者是看到一向硬朗的太夫人突然間變得這樣虛弱蒼白,三爺的一直很沉默。
聽了三夫人的話,他出乎人意料地冷冷地瞥了三夫人一眼:“你又不舒服?那就回去好了。
實在不行,我送你回娘家養病去。
”
當著這麽多的人,特別是還有晚輩在場,三夫人臉上掛不住了,眼淚唰唰地落了下來,卻一個字也不敢說。
方氏忙道:“公公, 婆婆這些日子的確有些不舒服,我在這邊服侍就是了。
”
溫和的三爺卻表現出了乎意人意料之外的堅定,吩咐長子徐嗣勤:“去,叫你舅舅來,讓他把你娘接回去養病。
”
徐嗣勤、徐嗣儉兩夫妻都愣住了。
三夫人哭著轉身就進了內室,大聲喊著丫鬟收拾東西,那些丫鬟哪敢真的收拾東西,磨磨蹭蹭地拖著,兩個兒子再跪著一勸,這件事也就過去了。
可這是在永平侯府,什麽事能瞞得過十一娘。
不一會就傳到了她耳朵裡。
十一娘不由歎了口氣。
想到自己第一次見到三夫人時候的情景……那麽聰明伶俐的一個人,怎麽就做出了這樣一件不合時宜的事?可見這脾氣,也是養出來的!
不由暗暗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