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賑災欽差也是分好幾種的,若是災情不嚴重,也就是走個過場,不外乎做個威懾作用,也免得當地官員貪濫無厭,把百姓救命的銀糧也給貪了。
這種情況是最好的,政績有了,差事也辦了,安安穩穩帶著功勞回京,裡子面子都有。
可若是碰到受災嚴重的情況,那就不光是賑了,總而言之其中十分複雜,再若是碰到朝廷有困難拿不出賑災銀糧,這差事的難度可想而知,甚至一個處理不當,很容易激起民變,是時所有黑鍋都會背在賑災欽差的身上,誰讓他統管賑災事宜。
所以對想出風頭的皇子而言,賑災是件好事,也不是件好事,這次對魏王來說,便不是什麽好事。
這幾年連著各地都有災情,朝廷連連賑濟,又是發糧又是免稅,而去年的旱災不光山西一省,而是綿延河南陝西山東等數省。
朝廷好不容易因著鹽政改革存了點餘糧,如今揮霍一空,邊關戰事告急,哪裡的銀子都能缺,那邊的銀子不能缺,也就是說這次賑災朝廷拿不出多少銀兩,誰領了這差事,誰就得空手上。
恰恰就在這時候,提議魏王為賑災欽差的風聲越來越大,如今大家都看著,即使明白這差事很難辦,魏王也不能躲著不出頭。
鳳笙聽了魏王的話,柳眉蹙起,久久不散。
都知道這場有多難,這是魏王入朝以來碰見的第一個大關卡,即使鳳笙早就心知肚明‘眾人拾柴火焰高’的下場必定不好,也沒想到會是這麽艱難的局面。
可他們隻能正面面對。
“在當地號召大戶捐輸倒是不難,就怕有些人會故意給你下絆子。
”即使鳳笙這種尋常很少在外面走動的,也清楚山西一地局勢複雜,各個派系的人都有,若是這些人合起夥來給魏王下絆子,魏王的處境將極為不妙。
不用若是,這是顯而易見的,不然那些人不會合著夥在背後推波助瀾,慫恿著讓魏王出頭。
對於那些人來說,災民們算什麽,哪怕賠盡一省饑民,也沒有徹底打垮對手的來的重要。
“父皇也不管管,這是拿著百姓民生做棋子?
”
鳳笙越說越不忿,反倒是魏王苦笑了一下。
就是心知肚明怕有人使壞,所以這次他非但沒有迎難而上,反而一直避著躲著。
可惜這事根本不是能躲過的,他倒是暗示了建平帝,若是這次旁人為欽差,也許難,但不會不能成,可若是換成他,難度數倍不止,而且這是在拿百姓的性命開玩笑。
隻可惜哪怕是建平帝,也沒辦法在‘眾望所歸’之下力挽狂瀾。
“情況已經這樣了,與其讓人逼著接下差事,不如我主動請命。
”
也是山西那邊實在耽誤不得了,連著兩年鬧災,今年又顆粒無收,當地已經發不出賑災糧了,百姓朝不謀夕,人情洶洶,已經發生了數次饑民衝擊當地官府的事件。
“也隻能是這樣。
”既然躲不掉,隻能認真想想怎麽才能解決這次困境。
*
次日,魏王主動向建平帝請命。
建平帝沉默半晌,面色複雜,到底是答應了。
消息傳出後,別人且不提,鹹福宮和魏王府俱是憂心忡忡。
可擔憂也不能當飯吃,魏王忙著出京事宜,魏王府這邊也連軸轉著,幾個幕僚忙著拿出應對章程,鳳笙則在一旁拾遺補缺。
她倒是想陪著魏王一同去,多少也能給他幫一些忙,可惜玹哥兒還不足周歲,還有珒哥兒也需她照料,她隻能困在京中。
想著魏王去山西後可能會面對的情況,鳳笙去了一趟書院,從‘寮館’中選了十多個放心妥帖的人充當幫手。
這‘寮’字同‘僚’,取義為商周時期的太史寮,這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官方的秘書處。
實際上師爺本就是充當幕主的秘書之用,像內閣下三房及通政司便具有秘書的性質,隻是是為朝廷、皇帝服務。
自打寮館開館以來,慕名而來的人如過江之鯽,有本院學生覺得於科舉之途沒有進展想另謀出路的,更多的卻是散幫的師爺,想來鍍一層金,也好更上一層樓。
如今誰不知道晉江書院的寮館出了好些個官了,雖很多都是雜官不入流,可流外之官也是官,官與民之間隔著千溝萬壑,一旦能躋身進去,隻要好好熬一熬,出頭之日指日可待。
而鳳笙和魏王屬於近水樓台,平時也沒少做些善舉用以拉攏人心,至於館中人才出眾的學生,自然心知肚明。
且本身這對館中學生來說就是一次機會,局面困難,一旦立功,功勞可想而知,若是真能為魏王所用,以後則前途不用愁。
所以鳳笙命人在館中透露了風聲,想尋一些人隨侍魏王這次出京賑災。
消息是藏在台面下放出的,透露的對象自然是鳳笙看中的人,果然不出她所料,得到消息後,私下毛遂自薦者眾多。
鳳笙又挑了挑,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位,才擇了十二個人。
這些人年紀大約都是中年,本身閱歷豐富,還有幾個人曾隨侍主家去山西上過任。
所謂吏滑如油,師爺作為上要和父母官打交道,下要製得住那些小吏為老爺辦差,本身便精明圓滑,深諳左右逢源之道,台面上台面下的事都能辦,有這些人幫著魏王辦事,想必能如虎添翼。
也是鳳笙考慮得周全,說是魏王奉旨賑災,實際上不可能是他一個人去,朝廷肯定是會給他派幫手。
Tips: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古代言情 種田文 甜寵文 假面的盛宴 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