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會我多吃點,免得你們費牙口
「雞啊,咱們家的雞都是老雞了,不多燉會咬不掉。」
她牙口本就不太好吃東西就愛吃熟的爛糊的。
「艾瑪,你們把咱們家的老功臣殺了啊?」老雞家裡就一隻,娘一說她就知道宰的是誰。
這隻雞,足足養了四年半了。
「嗯,不知道是年紀大了還是咋地,不咋下蛋了。」
「都老掉牙了,肉估計一會我們都啃不動,你還指望它下蛋。」
爹娘就很離譜,給她吃這隻雞,一會當家的咬不動也不知道會不會生氣?
「怎麼會啃不動,多燉一會肯定好吃。你不懂,這雞就是越老越夠味,你聞聞是不是老香了?」
盼娣覺得姥姥沒說錯,確實挺香的。
「是肉都香,你拿兩塊,我跟盼娣試試好啃不?」
「成,你嘗嘗。」
確實是老母雞了,雞肉老又柴,王氏和盼娣費勁的撕扯雞肉。
「娘啊,這隻雞一會你和爹怕是吃不成,太老。算了,一會我和當家的多吃點吧,免得費你們牙。」
我可真謝謝你了,多難得吃隻雞,家裡三十都沒吃,孝順閨女竟然讓他們甭吃了?
白眼狼!
老婆子決定,一會就算牙崩了她也要吃,還要多吃,下次吃肉還不知道要啥時候。
她怕自己和老頭子一會啃不動,又加了一瓢水,再燉一個時辰,燉到快吃飯時候,骨頭燉爛了,就不信肉會不爛。
「娘哎,你咋還加水,湯還能有味?」
「你管我,趕緊切菜去。」
不加水一會不得燒糊了,沒有雞吃,她怕是會被老頭子直接趕回娘家。
菜上桌的時候,蕭老二都忍不住誇讚一句,「娘今天燉的雞湯味真濃。」
「是不,燉兩個半時辰了,一會你多吃點。」
蕭老二:……
骨頭渣子都燉爛了吧,這肉還有嗎?糊湯裡了吧。
「燉這麼久?」桌上的倆男人都震驚到了。第一次聽說燉雞燉半天的。
老婆子有些難為情的笑笑,「這隻雞老,我就多燉了會。」她總不能說是怕自己咬不動吧?
老伴兒相處幾十年,秒懂了老婆子的意思。怕他們倆咬不動,嗯,確實得多燉燉,難得開次葷,要是咬不動,他得後悔一整年。
「來來來,吃吃吃!吃雞,快嘗嘗你娘手藝咋樣!」這邊招呼著女婿趕緊吃,那邊倆老的眼疾手快,一人撈了隻雞腿。
蕭老二:……
王氏立馬夾走了兩個雞翅膀。她一個,當家的一個。孩子們,嗯,胸脯的肉也不賴,他們牙口好,能嚼。
「老婆子今天肉燉的真不錯!」
「是不,我也覺得好吃。」雞腿肉是真的好吃,第一次一個人吃一整隻腿,兩個人都恨不得骨頭也吞進去。
飯後,蕭老二帶著妻兒離開,王家老頭子老婆子第一次把人送到門口,還每個孩子都給塞了個紅包。
哎,人啊,還是得立起來才能被人看的起。
蕭家。
倆閨女回家才知道自己三哥成了新光棍。
「娘,三弟屋裡沒個女人怎麼能行?他一個大男人咋照顧兩個孩子?」
「我也愁,現在是找也不是不找也不是。」
「要不讓李氏再回來?」蕭紅試探的問。
「甭想,她回來幹啥?重新霍霍孩子霍霍老三?」
蕭紅閉嘴了,她就是想著李氏到底是孩子親娘。
「這事你們別管了,你三哥自己心裡就有數。一會去看看紅花,幸好有小寧,要不這孩子以後咋過都不知道。」
「說的是,還好家裡有五弟五弟妹擔事。」
「你們最近過得咋樣啊?」
「好的很,一冬天抓魚掙了不少銀子,家裡現在日子過的比以前寬裕多了……」
蕭秀吧嗒吧嗒,開心的不得了,「娘,年後魚還能繼續抓嗎?」
「不知道,如果不能抓小五肯定會跟你們吱聲,二米吱聲你們就一直抓著吧。對了,小寧有喜了。」
「有了?我之前還琢磨咋成親恁久還沒動靜,有了就好,啥時候生啊?」
「差不多中秋的時候。」
「要是再晚一個月就好了,那會子天還熱著,坐月子也挺遭罪。」
「啥時候生是自己想的嗎?你這孩子說啥糊話。」
「我不是想五弟妹能舒坦些嗎?」
「他們家房子蓋的高,窗子開的也大,天熱應該也不會太悶熱,那會子晚上就涼快了,一天也就是熱個半天,比正夏天舒坦。」
「也是,娘到時候要去伺候月子吧?」雖然說她娘家就住隔壁,婆婆不去還是要遭人說話的。
「估計是用不到我了,他們買了兩個下人伺候。買的那個做飯的,做菜一等一的好,幹活也是麻溜的好。
生的時候,我問問小五,叫我去我就去,不叫我去我就在家給娃子做衣裳。」她很識趣的,絕不會討人嫌。
「買人了啊?」艾瑪,五弟真過上地主老財的好日子了,都有人伺候了。
「小寧害喜,家裡沒人做飯,不過他們的眼光確實好,買的兩個都是踏實能幹的。」
「娘,有人伺候是啥感覺?」
老沈氏想了下三十那天,「就是自己啥都不用幹,想要什麼叫人拿給你就好了。」
「哎喲,這是啥日子咱們都不敢想。五弟妹害喜我們就不去打擾她了,讓她歇著吧。等回去我們就去扯幾塊好布,給孩子做幾件衣裳。」
蕭家人全都知道簡胖丫不會女紅的事。
「我也一直給做著呢,你們往大了做些,孩子長的快。」
「知道了。」
………………
新年過去後,天一天天暖和起來,尤其是元宵節後,雪化的特別快,等雪化完路幹,差不多春耕就要開始了。
「小寧,夫子咱們去哪找?」
「縣城去打聽打聽有沒有住家夫子,如果有的話咱們蓋個小院子給他,上午教你,下午教我哥他們。等過陣子吧,天真的暖起來再說。」
「孩子們念書要不也別去學堂了,你說咱們附近也沒學堂,如果去鎮上,每天來回多費事,還得來個人接送他們。」
「可是這個的話一個夫子就是不夠的,還得再找一個。去學堂的束修和請夫子的費用可不一樣,差大了去了。」
「我算過其實大差不差,咱們兩家的孩子全去念書,大概有六個孩子。
去鎮上的束修也是按人數給銀子的,還有每天坐牛車的銀子,也不少。風裡來雨裡去還遭罪。」
「說的也是,到時候先問問一個夫子要多少銀子,看看他們咋說。」
要是她自己的孩子她肯定請個夫子上家裡來,問題是這些孩子不是她的。自己娘家和婆家怎麼想的她也不知道,念書到底是筆大開銷。
反正蕭炎肯定是不能來回跑的,沒那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