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843章好嫂子
蘇梅已經很久沒有遇見過這麼蠢的人了,偶爾遇上當做生活的調劑也不錯。
台長怕她真的往上告,隻好硬着頭皮答應成立調查組的事。
其實不需要調查什麼,他知道蘇梅說的都是真話,舉報信不是沈柔寫的,沈柔也沒有利用家裡的關系為自己鋪路。
她能在台裡走得這麼順,一是自己努力上進,其次就是家裡的影響,台裡其他人包括台長自己多少會看在廖東和沈知秋的面子上對沈柔提拔一下。
沒有過分,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多給她一些機會。
比如這次台裡的新節目,一開始定的的确是倪亞萍,可台裡收到了關于倪亞萍作風問題的舉報信,台裡一查還真有這種事,台長隻好把倪亞萍給換了。
然後通知了幾個年輕的女主持人讓她們準備一下,從她們中間挑選一位優秀者搭檔台曆資曆老能鎮場子的男主持人主持新節目。
今天倪亞萍不知道從哪裡聽說了她是被人舉報了才被踢出新節目的,不懂得她腦子是怎麼長的,竟然直接來找沈柔的麻煩。
以為沈柔平時對同事友善就是個好說話的?
就算她好說話,她家裡人沒一個是好對付的。
調查組一成立,台長自己都要被請去喝茶。
沈柔是正經考進電視台的,倪亞萍可不是。
倪亞萍這下害怕了。
“我,我又沒有錯,為什麼要調查我!”
“閉嘴,蠢貨。”
台長恨不得戳死她,一天到晚盡惹事。
平時欺負欺負同事就算了,這次敢直接在衆人面前招惹沈柔。
他知道倪亞萍打的什麼主意,想把沈柔的名聲搞臭了,以後台裡就她一個年輕女主持人,沒有人和她競争。
那也要挑個好時間。
蠢貨!
蘇梅:“我希望貴台能盡快把這件事情查清楚,畢竟關乎的不是台裡女主持人的聲譽,還有兩位公職人員的聲譽。”
“是,是,蘇小姐說的有道理,我們會盡快處理的。舉報信這件事我可以現在就說明白,不是沈柔寫的,整件事也和沈柔沒有關系。”
台長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心裡想着要怎麼把這事敷衍過去。
他看了一眼無措的倪亞萍,一狠心,這件事隻能拿她來開刀了。
沈柔第二天照常來上班,剛化好妝就被台長叫到了辦公室。
“沈柔啊,昨天那事是倪亞萍的錯,她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昨天你們走後哭了好久,還被家裡人罵了一晚上,你看能不能讓她來和你道個歉,這事就算了。”
台長親自給沈柔倒了一杯水。
沈柔雙手接過,微笑道:“台長你知道的,我這人一向不愛計較,昨天是倪同志把事情上升到别的高度去了,我嫂子要是不站出來要求成立調查組,給我哥我愛人帶來了麻煩怎麼辦?”
“不至于不至于。”
“至不至于的等有事了才知道,昨天那麼多人在場都聽見了倪同志的話,難保有心之人會加以利用,您說對嗎?”
“是這個理,昨天蘇小姐的态度已經是最有力的澄清了,之後咱台裡也會出一個聲明,向大衆說明這件事情,一定不會讓誤會産生的。”
沈柔佯裝思考,最後點了點頭,“也行,還有讓倪同志向我以及我的家人公開道歉,道歉信張貼公告欄七天,您要是同意我就和嫂子求情去。”
“行。”
台長爽快的答應了。
晚上沈柔回到家,一進家門就沖蘇梅說道:“嫂子真讓你說中了,台長來找我說情了,我就按照你教我的話和他一說,他立馬就答應了。”
蘇梅在給廖聞笙喂輔食,聞言笑道:“你以後還要在台裡工作,不要把人給得罪透了,要不然咱們赢了道理,你在台裡的工作就會艱難。”
“嫂子你真好,事事都為我考慮到了。”
沈柔依偎過去抱住蘇梅。
“欸,小心一點,碰到碗了。”蘇梅把手上的寶寶碗高高舉起,廖聞笙嘴角流着哈喇子看着自己的食物遠去,着急地伸手要去夠。
“小兔崽子,天天就知道吃,少吃一頓怎麼了?你親媽可是很久沒和你舅媽抱抱啦。”
雪兒接過蘇梅手上的寶寶碗,把廖聞笙抱到一邊去喂了。
“行啦,”蘇梅把人推開,好笑道:“多大的人了,還和孩子争,趕緊洗手吃飯去。”
自這件事之後電視台的同事對沈柔更親切了。
連台長都對沈柔嫂子畢恭畢敬不敢得罪,他們這些普通人更是要小心讨好,要不然不小心把人得罪了,下場就會和倪亞萍一樣。
倪亞萍之前手上有兩個節目,這件事之後她手上的節目讓了出去,她去了一檔新聞節目裡當助理。
看見沈柔就繞道走,顯然被家裡教育過。
倪家找過蘇梅,為倪亞萍的魯莽行為誠摯道了歉。
蘇梅沒有過多為難,說了一聲沒關系,這事就翻篇了。
曹燕回來了,帶來不少家鄉特産給蘇梅。
“我們婚期定下了,明年五月初五,到時候姐你可是我們的證婚人。”
“好啊,到時候我帶着大家都去,我們也好久沒回過大楊樹村了。”
上次回去她出錢給村裡修了條馬路。
曹燕一個勁地從包裡往外拿東西,有給兩位老人的獸皮,有山裡的松茸,曬幹的榛蘑,還有一袋子雪蛤。
她把那袋子雪蛤提起來說道:“這可是好東西,女人吃了好處多多,我爹冬天去抓的讓我帶過來給姐補身體。”
蘇梅以前下鄉的時候我吃過這東西,什麼味道忘了,對于她來說沒有什麼作用。
“謝謝。”
蘇梅接過放好,說道:“建軍呢?”
“他先回運輸隊了,等晚上再過來見姐。”
這次他們還帶回來一封信,是沈鴻寫給了蘇梅的。
說了這幾年大楊樹村的變化和發展,還有蘇梅出錢修得那條路給村裡帶來了什麼好處,邀請蘇梅有空回去看一看。
蘇梅把信紙折好放回信封裡,她想到一個好主意,可以幫助大楊樹村的村民脫貧緻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