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認 第358章 出發十裡屯
“剛才聽那兩個男子說的呀?”簡秀理所當然的說道。
待這一切都準備好的時候,外面的天色也已經大亮了。
“我們出發吧!”簡秀淡淡的說道。
....................................................................................................
邊疆。
張子軒再次進來季桦舒軍帳之時,便知道不是什麼好事了。
果然......
“你這是要違抗本将的命令?”季桦舒陰沉的着臉色問道。
“世人都知道,十裡屯那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當年的易家軍可不就是犧牲在那裡嗎?你讓末将去,那不是明擺着要末将走易家軍的後路嗎?”
張子軒想也沒想的反駁道。
要說這軍營裡他最痛恨誰,那非季桦舒莫屬了。
“易家軍?張子軒你何來的臉面與易家軍比?戰場裡,哪裡不危險?哪個任務不犧牲人?這裡是邊疆,更是戰場,你以為你身為上将是來這裡練兵的?”
說這些話的時候,季桦舒臉上的嘲諷顯而易見。
一時之間,張子軒還真的被他說得啞口無言。
“而且張上将是不是忘記了,因為你的失誤,我們軍營裡的糧草被燒一事?身為上将,你要做的,難道不是以牙還牙?”
“還是說,你是想要告訴對方,我們大順朝根本奈何不了這些突厥鞑子?”
“還有,你一直說本将針對你,但這件事情我已經禀報過主帥,哪怕你不去,本将也會安排别人去。”
“但若是這樣的話,張上将怕是要背上一個不服從命令之罪了,就是不知道張上将能不能擔當得起了,這軍營裡的将領都是世家出身。”
“張上将覺得,你可以拿什麼來與别人拼?如果這個時候你都不和出你拼勁,你覺得你還能有出頭之日嗎?還是說,你覺得你可以如本将那樣,憑借着自己坐上總将這個位置?”
可以說,季桦舒說的每一個字都誅張子軒的心。
然而,就在張子軒覺得他話已經說完了的時候,他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本将能夠坐上總将這個位置,同樣也是本将當年用性命所換來的,你一個無依無靠的鄉下人家,你敢不拼?”
一字字,一句句,都直戳張子軒的心窩子。
不得不說,季桦舒這話,張子軒是真的無法反駁。
他能走到今日這個位置,靠的就是他自己的本事。
哪怕他現在清楚的知道自己乃平遠侯之子,但那又如何?
池近忠沒有對外公開,他就算說了,又有誰會相信?
可能人家都隻是當個笑話來笑自己,背地裡,還不知道會說些什麼呢?
這般想着,再擡頭看季桦舒的時候,哪怕再不甘心,嘴裡也隻能應承下來。
季桦舒就這麼坐在上面,他自然知道張子軒心有不甘。
隻是自己剛才的那一番話想必他也是聽了進去。
否則的話,依着他的性子,又怎會如此安靜。
一個無依無靠,身後沒有半點自己勢力的鄉下野夫,竟然妄想坐上他總将的位置。
簡直就是做夢。
季桦舒猜得沒錯,此時的張子軒已經氣極了。
隻是哪怕是這樣,他也得要極力的忍着。
想到簡秀與孩子們,他想要成為他們的後盾,那麼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還有一樣季桦舒說得沒錯,那就這裡的是戰場,是邊疆,是兩國交戰的地方。
既然是這樣的地方,那就是沒有不危險的事情。
這樣想着,張子軒又隻好低頭道:“末世遵命!”
接着便大步流星朝着軍帳門口處走去。
上次突厥鞑子突然來燒他們的糧倉,還好他們發現得及時。
但哪怕是這樣,他們的糧倉還是被燒了一個。
這對原本就極缺糧草的他們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般想着,張子軒的步伐又快了許多。
“怎樣?是不是要出征?”剛進軍帳,簡明便朝着張子軒問道。
他如今已經是千戶,手裡有一千個精兵,十個百戶。
也是如今軍營裡最有潛力的軍隊了。
如果再立一次,那絕對是可以升為上将了。
他們很清楚,在這軍營裡想要往上升,那就要用性命來拼。
這次如果張子軒真的要去十裡屯的話,他自然是要追随的。
“嗯,他将這項任務交給我們了。”張子軒沉聲說道。
在軍營裡的這段時間,他早已經練就成一副沉着老練的性子。
心裡哪怕再氣,他的臉上依舊是那副淡定自若的樣子。
這就是簡秀說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了。
這般想着,張子軒腦子裡的思念又漸漸的湧了上來。
他想她,很想很想......
也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才能到。
在收到他要送藥材過來的時候,他第一時間便去了傅國華那裡禀報。
他沒有征得上官季桦舒的同意,直接就與傅國華禀報這一事,無疑是惹怒了季桦舒。
隻是那又如何?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張子軒太了解他的為人了。
他有多少本事他不清楚,但他為人心胸狹窄,妒忌心強,這些他很清楚。
隻是很不巧,那日他去傅國華軍帳的時候,他剛好也在場。
這般一番下來,他自然就将人得罪了個徹底。
這不,逮到機會就來整他了。
他最好就别讓他抓住痛處,否則的話,他張子軒定不會讓他有翻身之日。
這般想着,張子軒當下便朝着簡明說道:
“這次任務非常危險,你們也知道,十裡屯四面繞山,想要燒到突厥鞑子的糧倉,那就必須經過那處。”
“你說的十裡屯可是當年易家軍滅亡的地方?”一旁的張志勇問道。
就連張子富與張海飛也擡頭不可置信的看着張子軒。
張子軒點了點頭,“正是那個地方!”
這般說着,張子軒已經将輿圖拿了出來,攤開在衆人面前,細細的研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