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男生 曆史軍事 姬唐

《姬唐》第1147章

姬唐 喬木兮有思 4399 2024-05-07 14:54

  第1147章

  “您要是沒事可以去睡覺去,火攻?虧您想的出來?這裡是什麽地方?這是大西北,是氣候多變,風向倏忽即變的大西北,你要放火?”

  姬松揉了揉發脹的額頭,他沒想到這老爺子突然跑來給他說使用火攻?

  是,他不否認確實想過這個辦法,但又立即給否了。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啊!

  這次本來就冒險,要是在點火的時候風向再有變化,到時候就不知道燒的是自己還是敵人了。水火無情,它可不會認人。

  加上這裡是草原,一旦燃起大火,那就不是他們能控制得了的。一旦大火蔓延,不說突厥人,就是大唐也要跟著倒黴。

  它不是聽話的孩子,你想讓它往哪燒就往哪燒,風險太大了!

  “呃!那啥,老夫還有事,就先出去了哈!”

  說完就頭也不回地往外走,實在是太丟人了,被自己個晚輩這麽說,他實在是臉上掛不住。他想到了火的厲害,卻忘了火的不可控性。

  一旦出了意外,到時候就不是幫忙了,而是成全敵人了!

  “回來!”

  姬松無奈,看著一臉尷尬的老爺子實在不知道說什麽好。

  “您老想要幫我,替我分擔一些,這些我都明白。但有些事情我們做不得,我們可以殺個屍山血海,也可以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但有些事卻做不得。”

  “火攻確實是個辦法,但他是不可控的,更是有違天和的。一旦大火燒起,這方圓千裡可有幸免?我們要是用了此法,你說突厥會不會也使用同樣的辦法對付我們?”

  他還想要說什麽,卻看到老爺子的臉色,嘴唇蠕動幾下,愣是忍下沒有再說什麽。

  “此戰我有幾分把握,火攻之法我不同意!”

  “好了,我要休息了!”

  老程張嘴想說什麽,但卻不知道說什麽,隻能歎了口氣,出了帳篷!

  “怎麽樣老程,大將軍同意了?”

  看到老程出來,郭孝恪連忙問道。

  “屁,老子這次丟大人了!”

  於是就將姬松說的話複述一遍,聽完郭孝恪張大嘴巴,看向老程的眼神都有些不對。

  “想笑就笑吧,老子這次算是丟人了,被一個晚輩埋汰!”

  說完就開始唉聲歎氣!

  “行了,這事確實是我們考慮不周,也怪不得子毅,畢竟他是大將軍,考慮的也要周全一些。現在想來火攻是不錯,但風險太大了啊!”

  聞言,程咬金冷哼一聲:“馬後炮,這會兒說這有什麽用?”

  郭孝恪也不生氣,摟著老程的肩膀道:“好了,走,喝酒去。我們啊都老了,比不得年強那會兒了,我們還是不要添亂了。”

  這不過是一個小插曲,西域的局勢一直都在按照姬松的謀劃不斷上演。突厥收縮了勢力,但卻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殺戮還在上演,隻是效果差了許多。

  現在唐軍一直都在外圍圍獵,冷不丁地就給突厥一下,氣的賀魯跳腳大罵李世民和姬松,卻沒有絲毫辦法。

  派出的人少了,就會被一口吞下,但要是多了,唐軍輕騎進退如風,根本就不給他們圍剿的機會。

  這裡一馬平川,十二支校尉部相互穿插,聯合,看似松散,卻又相距不遠。隻要一方遭遇圍剿,左右各方不到半個時辰就能支援。

  就在突厥趕往碎葉鎮的路上又有數萬人傷萬,牛羊草料損失無數。

  姬松看著手中的戰報笑了笑,就不再去想此事。現在才哪到哪?好戲還在後面呢。

  不過,長安也應該知道西域的境況了吧?——

  長安,太極殿。

  就在三日前,馴鷹就將西域的情況送了回來。得知消息的李世民立即召集重臣緊急商議,但足足商議了三日卻還在不斷爭吵,就是沒有一個論斷!

  “不行,郕國公此舉太過冒險,一旦和突厥大戰之後損失過大,那麽接下來和大食人打仗還怎麽打?如此做太危險了。臣請陛下緊急下旨叱責姬松,立即想辦法和突厥和談,我們決不能陷入兩面作戰的局面,不然西域危矣,大唐西疆危矣!”

  “放屁,現在說這話還有什麽用?還和談?虧伱說的出口?西突厥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們就是在等大唐和大食相爭,而他們漁翁得利。他們就算是傻子也不會和大唐和談,甚至還會和大食人聯盟。現在不趕在大食人到來之前將西突厥解決,那等待大唐將士近百萬大軍,到時候還怎麽打?”

  “那迫使突厥提前西遷呢?或者給予他們好處,承諾將來”

  “不要說了!”

  李世民大吼一聲,眾人頓時鴉雀無聲!

  李世民有些失望地看著下面的這些臣子,房玄齡和杜如晦都老了,現在隻想著息事寧人,圖個安穩,早已沒了當初的銳氣。

  剩下的將領不是老了,就是眼光不夠長遠,隻看到了姬松如此做的危險,卻沒有看到一旦對突厥不管不顧,接下來大唐將要面對的局面將是何等的艱難!

  他環顧一周,最後看向丹陛上的太子道:“太子,你作為儲君,也見過許久,可有什麽想法?”

  頓時,所有的目光都看向李承乾,他們也想知道這位監國太子到底有什麽辦法?

  不過大多數人都不以為意,如此艱難局面,一個沒上過戰場的太子能有什麽辦法?

  李承乾面不改色,上前道:“臣並無良策,請父皇降罪!”

  聽到這話,原本就不抱希望的李世民隻是煩躁地揮揮手。

  “但”

  就在這時,李承乾突然道:“但我們是不是太過看重西突厥了?一群喪家之犬,就讓我大唐滾滾諸公束手無策了?”

  說完不等眾人反應上來,朝皇帝躬身道:“父皇,郕國公來信可有請求增援?”

  李世民搖搖頭:“不曾!”

  “那可有憂心之舉?”

  “不曾?”

  “那西域各都督府都督,各軍統帥可有軍心不穩?”

  李世民聽到這裡若有所思,但嘴上卻說道:“也不曾,朕也奇怪這是為何?按理來說此時應該人心惶惶才是,但據玉門關守將來信說,西域同仇敵愾,軍民積極備戰。上至老者,下至孩童,都在為大戰做準備,甚至的婦人都在幫助大軍縫補衣服,運送糧草。”

  “你是說”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可思議道。

  “不錯!”

  “既然一不要救援,二沒有軍心煌煌,三來軍民同心,四來其餘將校並無退縮之意,這說明什麽?”

  李承乾躬身道:“成了解郕國公,他從來不打沒把握的仗。細細數來,從他入仕以來,什麽時候動用過如此大的陣仗?先滅匪患,再殺奸商,清除軍中禍害,這是在穩內。”

  “布局西域,外連吐蕃,滅不服之異族部落,這是在震懾外族。”

  “陳兵闐池,建營寨,派出輕騎掃蕩西突厥,這是在逼突厥做出選擇。要麽立即西遷,要麽戰。”

  他大袖一揮,面對眾臣朗聲道:“這說明什麽?”

  “這說明郕國公根本就沒有將西突厥放在眼裡。種種布局,早就將西突厥一步步緊逼到了牆角。現在他們隻有兩個選擇,要麽戰,要麽西遷,沒有第二個選擇。”

  “以大唐在西域的軍力,本部精銳鐵騎十五萬,吐蕃盟軍五萬五千人,仆從軍十萬,足足三十萬兵馬,加上刀兵,戰甲,弓弩遠勝突厥,他突厥拿什麽贏?”

  “隻要他敢決戰,大唐有決心,也有信心一戰而定!”

  煌煌之音在大殿上回蕩,李世民面露欣慰,他沒想到太子竟然在寥寥數百字的軍報上看到了這麽多東西?更讓他驚喜的是太子的威勢和霸氣。

  這才是大唐太子該有的模樣,什麽唯唯諾諾,什麽謹小慎微,大唐不需要!

  “那能贏嗎?”一個大臣有些懵逼道。

  眾人一聽這話就知道這是個不知兵的,都沒有搭理他。

  他們從來就沒想過大唐會輸,隻是擔心此戰損失太多,從而導緻接下來和大食人的大戰不利而已。

  早被他們打殘的西突厥根本沒有被他們看在眼裡,要不是現在大食來勢洶洶,早就被趕到更遠的西方去了。

  “傳旨!”

  李世民知道是該自己做決定的時候了,每當緊要關頭,他總是能拿出大氣魄和決斷。越是這個時候就越不能優柔寡斷。

  時間不等人,姬松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自己從來沒有懷疑過姬松的忠誠和能力。既然他已經有了把握,更是做出了如此布局,那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毫不保留地相信他。

  “傳旨郕國公姬松,西域諸事朕全權委任於他,各大都督府都督,各長史府,各地方駐軍必須無條件接受郕國公調遣,如有違抗,可先斬後奏!”

  李世民虎目看向西方,好似看到西域的金戈鐵馬,姬松率領大唐將士勇猛殺敵,開萬裡疆域!

  “告訴姬松,朕信他,讓他放手去做,朕在長安等他凱旋歸來!”

  “退朝!”

  “恭送吾皇!”

  ——

  “你老實告訴朕,是不是那小子給你私下來信了?”

  等來到立政殿,朝專門留下來的李承乾道。

  “嘿嘿,還是罵不過父皇。是兒臣去信的,昨日剛好馴鷹返回,這不是還沒來得及給您回報嗎?”

  李承乾嘿嘿一笑,有些忐忑道。

  “你啊,朕就說朕怎麽就沒看出呢,翻來覆去就那幾句話,要不是你言之鑿鑿,朕還以為你在胡謅呢!”

  說完就踹了他一腳,沒好氣道:“還不快將信拿來,沒一點眼力勁!”

  “哎,這就是!”

  李承乾哪敢怠慢,連忙將書信從袖子裡拿出來,小心翼翼地給遞過去。

  “一邊待著去,一個儲君沒事聯系外面將帥,你想幹什麽?造反嗎?有沒有一點規矩了?”

  說完就狠狠地瞪了這不爭氣的玩意兒一眼,今日要不是不想給太子難看,不得不配合一下,不然今日這事絕不算完。

  “喲,陛下這是責怪臣妾教子無方嗎?”

  這時長孫陰陽怪氣的聲音傳來,父子二人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無奈!

  這段時間也不知怎麽了,母後說話總是陰陽怪氣的,稍有不滿就一頓呵斥,以前可不是這樣啊。難道是子毅說的那個什麽更年期到了?

  “看什麽看?你那什麽眼神?本公怎麽覺得你們父子倆在心裡編排本公呢?”長孫疑狐道。

  “沒有,沒有哪能啊!”

  兩人趕緊搖頭,這事打死都不能忍,不然有他們好受的。

  “哼,諒你們也不敢!”

  李世民無奈搖搖頭,看著又開始數落兒子的皇後,趕緊拿起書信看了起來,這個時候可不敢引火燒身。

  “好啊!”

  突然,李世民拍案而起,嚇的李承乾和長孫一大跳。

  “你發什麽神經呢,想嚇死臣妾啊!”

  李世民趕緊解釋道:“哎,這不是看到好東西了嘛!你看!”

  將書信遞給長孫,李世民面帶喜色道:“好一個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他竟然將孫子兵法中的襲擾騙說的如此通透,還叫什麽遊記戰?不和敵人硬碰硬,能打則打,不能打則退,利用輕騎的快速反應,讓敵人疲於奔命,在運動中消滅敵人有生力量。

  ”好啊,沒想到他竟然想出如此辦法!”李世民讚歎道。

  “這這也太無賴了吧?”

  長孫看完張大嘴巴,憋了半晌,就憋出了這句話。

  “無賴?無賴總比硬碰硬的好,現在他們最要緊的就是保存有生力量,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而不是和突厥人打生打死。以最小的代價解決突厥,這恐怕就是那小子的想法吧!”

  他此時都能想到面對如此局面的賀魯是何等的暴跳如雷,如何的無能狂怒。這是陽謀,我箭射的比你遠,馬比你快,兵器戰甲還比你好。

  但就是不與你正面作戰,冷不丁地給你來一下大的,大部隊一來,就馬上撤退。等你走了我再來,就是不斷在消耗你的士氣和兵力。

  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到大唐主力決戰,但他乾嗎?

  大唐的大軍的就在闐池,這點根本就沒法隱瞞,甚至兩地隻有數百裡距離。

  想要解決如此被動局面,隻有兩條路可走。要麽決戰,要麽西遷。

  現在就看他的選擇了,要是西遷,估計姬松也不會逼的太緊,西突厥還能保存。但要是決戰,不出意外的話,突厥的機會不大。

  姬松帶去的武器他比誰都清楚,大量的弩車,加上不斷積累的箭矢。就是用錢砸也能砸死他們

  (本章完)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