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齊心
第541章齊心
村裡養雞鴨的人家,大家夥坐在一塊兒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定下了章程。
各家的雞,都賣一批,留下少許下蛋賣錢,之後再養些小雞崽,養大了就又能賣錢,如此循環不斷,家裡的就有源源不斷的收入。
大家商議起這些事情來,内心也是相當的火熱,以前各家也就是養幾隻雞的事兒,養大了要麼留着下蛋,要麼自家殺了吃肉,家裡缺錢時,也會提去城裡賣了換錢,但換到的錢也不多。
哪像現在啊,一賣就是幾十隻雞,一下子進賬許多銀子,也是到現在,他們才清晰的意識到,原來養家畜也能這麼賺錢,至于說耗費的那些糧食,扣除這些本錢,其實還是賺得更多。
大家坐在一塊兒,粗略的算了一下,各家賣掉一批雞之後,大緻能賺到多少錢,這些事兒說起來,那簡直是歡聲笑語不斷。
“回頭,還得跟村裡幾個小子說一聲,讓他們多關注一下城裡的糧價,若是遇上便宜的時候,我們各家也可以再買一點,多少也能省些錢!”
“是這個理,得時常看一看,糧價向來穩得很,就算一時便宜下去,很快就又漲回去了,得跟他們說一聲,遇上便宜時,就立馬下手買一批回來,咱們各家分一分就是……”
這話說得大家點頭不止,能買到便宜點的糧食,那都是他們賺到了。
“我打算今年秋收後的糧食,一點都不賣,全都留着自家吃用,現在也不缺錢,家裡多攢點糧也好,回頭養家畜時,也不至于缺糧食!”
這話又得到大家一緻認同,把手裡的雞賣一批出去後,各家手裡都能有筆現銀,也就都不缺錢用,哪就用不着賣糧食了呗,糧食留着,可以養更多的家畜,到時候就能賺到更多的錢。
現在這個賬,他們也很會算,以前怕家畜養多了賣不出去,但現在既可以往府城賣,也可以直接賣給杜青娘,再不濟,留着下蛋,直接賣雞蛋出去,不管怎麼都成的。
“我們家也不賣糧了,糧食都留着。”
“或者也可以問問村裡别的人家,誰家要是賣糧的話,咱們直接買過來得了,也省得他們還費力氣,把糧食運到城裡去,咱們在外面買糧食,也得花力氣運回來。”
這麼一說,大家也都點頭附和,覺得在理,若是多養家畜,糧食不夠,勢必是要再買一些回來的。
“我覺得養家畜,是真能賺不少,我打算在我家屋後面搭個棚子,專門養雞。”
“搭個棚子來養雞,那你這是準備要養多少啊?”
其他人聽着,都有些驚了。
各家都是有個大院子,那麼大個院子養還不夠,還要另搭棚子,這得是要養多少,不過養得多,也賺得多,而且現在也不用擔心銷路問題,大家也不免各自思量起來。
“我想着再多養二三百隻雞吧,若是養得好,再添一些也成,就到時候視情況而定吧,現在也不好說什麼大話,省得回頭養不成,讓大家笑話。”
不不不,你現在這個話說得已經很大了,現在家裡養得最多的,也就百來隻,你這一來就翻倍……
不過話說回來,就算翻倍的話,也不是不能養,而且養得多,也确實賺得更多。
說得大家都不免認真思量起來,是不是也跟着學起來,家裡院子不夠養,就在房前屋後搭個棚子,也養個二三百隻的,總歸養起來,也不怕賣不出去!
“回頭你家搭棚子,我過去給搭把手。”
“我也去!”
得去看看人家那棚子是怎麼搭的,回頭自家也跟着搭一個。
“真要養這麼多嗎,會不會不好養?”有人猶豫不定的開口問道,就擔心哪裡出點岔子,豈不是要搭本錢進去。
“有什麼不好養,現在各家不都養得好好的嘛,你要是膽小不敢養,就還照着之前的數目養就是,隻是看到别家賺到更多錢時,可千萬别眼紅就是了。”
那怎麼成,如何也不能看到别家賺錢,而自家沒有跟上的,絕不能犯這樣的錯誤。
“不不不,我打算跟上,你們怎麼養,我也怎麼養,就算要虧錢進去,到時候大家一塊兒虧,我也不怕。”
“呸呸呸,說什麼晦氣話呢,咱們好好的養家畜,哪能就虧了錢。”
“是我不會說話,大家别放心上。”
也不過是三兩名話間,在場衆人心裡也都有了決斷,全都打算在自家屋後搭出個棚子來養雞,多養一些,好多賺錢。
他們這裡正說得熱鬧,便又有幾個村民湊了過來,看得衆人有些好奇,不由問出聲來。
“你們怎麼過來了?”
“嘿嘿,那不是看你們大家賣雞能賺不少錢,所以也想跟着大家夥一起養雞,看看你們現在是什麼章程,也給我們指點一下。”
看别人賺錢,哪能沒點想法的,自然也想跟上了,之前那一次沒能跟上,這一次怎麼也不能再錯過了,賺錢的機會可就擺在眼前呢。
“嗐,這有什麼好指點的,你們各家不也養過雞嘛,也就是給糧食喂養着就是了,以前怎麼養,以後也怎麼養就是,最多就是多養上幾隻的事兒。”
“也确實是這麼個理兒,不過剛才聽到你們說搭棚子,是怎麼回事兒呢?”
見問,大家也沒什麼好隐瞞的,随即便與他們細說了起來。
這一說,讓新來的幾人心裡,又是一陣翻湧,他們這才下定決心跟着養雞呢,而人家,卻已經在商量起來,要一次幾百隻的雞養起來,想想養那麼多雞,賣出去得賺多少錢?
幾個新來的湊一塊兒嘀咕了幾句,随即就表示,搭棚子的事兒,他們也要參與進來,跟着大家一起,絕對不能再被落下。
見他們幾個新來的,反倒更有魄力,讓原本還有些猶豫的人,也頓時全都下定決心,都要另搭棚子,多養雞。
衆人就這些問題,又議論了一陣,随後又商定好,以後就養雞這方面的問題,大家都一起商量着來,互通有無,不要藏私。
對于此,自是沒人有意見,如此一來,在場養雞的人家,都擰成了一股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