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荊棘門
第三百八十七章 荊棘門
天氣逐漸轉涼,入夜狂風大作,蕭晏殊後背的冷汗,被透過窗子的夜風吹幹。
柳蓁趴在桌案上小憩,她守在這裡一天一夜,這才休息一會。
蕭晏殊小心翼翼地走下床,将她抱到床上,再蓋好被子。
他走出屋子來到院中的涼亭下,呆呆地望着涼亭裡的凳子,思緒飄遠。
木讷與話唠就守在暗處,望着他的背影二人心中湧上一股悲涼。
不知道站了多久,想了很多事又好像什麼都沒想,隻是站那發呆。
柳蓁沒睡多久,她夢到了不好的事,猛地驚醒環望屋子隻有她一人的身影。
她掀開被子趕忙要出去,無意間瞥見窗子外的場景,動作變得緩慢來到窗子前。
世人皆知王太傅對太子有多重要,得知他要親自監斬時,罵他狼心狗肺。他看似不在乎外人的評價,可又如何能做到真的不在乎。
望着他的背影,柳蓁垂在兩側的手緊握成拳。
陰雲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清晨,天黑的像是在傍晚,屋子裡多點了幾盞蠟燭才能看清。
他們二人一夜未睡,幹坐整晚。一聲雞鳴,穿破天際劃出道裂縫,光芒從裂縫中透出。
外面開始熱鬧起來,柳蓁洗了把臉徹底清醒,她看着還呆坐的蕭晏殊,靜靜走過去,把沾濕的帕子塞到他手裡。
蕭晏殊也回過神,他搓了搓臉站起身向外面走去。
木讷早就侯着院子裡,一同的還有皇上身邊的由公公。
見到他的身影,由公公上前谄媚地笑着,“殿下,盡快出發吧,莫要耽誤了時辰。”他的笑帶着挑釁意味,令人看了不舒适。
蕭晏殊一改昨日頹唐的模樣,整個人容光煥發,一襲白衣将讓他襯得冰冷無情,寒着一張臉,翻身上馬前往荊棘門。
一行人浩浩湯湯,路過的百姓無不駐足竊竊私語。
王太傅欲圖謀反一事,僅用不到半天的時間,傳遍大街小巷。有人義憤填膺,有人不可置信,還有事不關己。
即便這個皇帝昏庸無能,但謀反之事大逆不道,自然惹得百姓的怒罵。
柳蓁就立在人群中,聽着衆人的歎息與謾罵,千百句話彙入嘴邊,卻發不出一言。她該如何解釋,又該如何向百姓證明,王太傅是冤枉的?
目送蕭晏殊一行人離開,随即在路邊借了匹馬,在他們之前抵達荊棘門。衆人圍着行刑台,這時官兵還未到,所有人都靠的很近。
她混迹在百姓之中,找了不算顯眼的位置。
白行之穿着粗布麻衣,戴着面具遮住半邊臉,他沒有把頭發全都束起,像是變了個人。若不是跟他也别熟,根本認不出。
他得知蕭晏殊親自監斬王太傅,特意來瞧瞧昔日師徒,如今變成仇人。
柳蓁開始并沒有注意到他,直到他那邊傳來動靜,趕來的官兵壓着百姓,從他的身上搜到飛镖。
白行之就站在那百姓身邊,官兵把他當成同夥,想要帶他離開。
“官爺,你們誤會了,我跟他不認識。”白行之後退兩步,躲開他們神出的手,合起手中的折扇。
他們的動靜實在太大,來這裡都是抱着看熱鬧的心理,這時犯人還沒出來,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他們。
柳蓁不是靠着他身形認出的,而是他的那雙眼睛。他看向官兵的眼神中,像是淬了一層寒冰的刀刃。
他的嘴是笑着的,可是并讓人感覺到他的開心,甚至令人頭皮發麻。
要不是這裡有這麼多人,他不想把事情鬧大,早就懶得跟這幾名官兵糾纏。白行之握着扇骨的手微微用力,用扇子巧妙地擋住官兵的刀刃。
柳蓁上前攔住他們,“這位我認識,他與這人不是同夥。”
百姓早在飛镖被發現時服毒自盡,他是名死侍,一旦計劃敗露,不會活下來。
官兵不相信地看着他們,“有證據能證明你們不認識嗎?”
白行之指着周圍的百姓,“不信,你可問問諸位,我與這人都未有過交談。我不過才剛到不久,我知官爺你想立功,但也不能平白無故冤枉人。”
說着,他從袖子中拿出幾兩銀子,靠近官兵塞到他的手裡。
官兵摸到手心裡的東西,挑了下眉。若無其事地收起來,清了清嗓子,雙手抱拳,“既然如此,方才多有得罪。”
白行之也雙手抱拳,皮笑肉不笑,“理解,理解。”
柳蓁在一旁看着幾兩銀子下去,官兵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轉身回到人群的另一邊。
“剛才多謝。”白行之來到她的身邊,小聲地說道。
周圍沒有人再注意他們,目光都落在行刑台上。
這時,官兵将行刑台圍的裡三層外三層,四周也都站着侍衛。方才跟白行之不依不饒的官兵,正站在台中央。
他手放在身側的刀柄上,聲音洪亮地對周圍的士兵喊道:“全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若是遇到劫獄,殺無赦!”
“是!”士兵們訓練有素,異口同聲地喊道。
柳蓁沒有回應白行之,望着陰雲密布的天空,空氣中彌漫着泥土潮濕的味道。她緊張的手心沁出一層汗。
“快要下雨了。”她喃喃自語。
白行之不知道她是否認出自己,就算認出也沒什麼。“是啊,變天了。”他展開扇子,往自己的方向扇了扇。
旁邊有風,柳蓁扭頭看了他一眼,“你這身裝扮……”
扇扇子的動作頓了下,白行之低頭看了眼自己,盯着她的眼睛,“你認識我?”裝就要裝到底。
柳蓁搖了搖頭,“看你有些眼熟,認錯了。”
身後傳來馬蹄聲,所有人都轉過身去,蕭晏殊一身白衣,在身着黑甲的士兵中最為顯眼。他騎馬在前頭,身後跟着兩名将軍,再往後便是士兵,中間夾着囚車。
在蕭晏殊出來,柳蓁的耳邊就是百姓斥罵他的話。他們雖然有部分是來看熱鬧,但有部分是真的喜愛王太傅,想送他最後一程。
好巧不巧,她好像就站在這部分人群中。聽着他們不堪入耳的怒罵聲,她并沒有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