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

第1658章 啟蒙這塊,也來

   第1658章 啟蒙這塊,也來

   “北境嬰寶”的貨品一車車運出萬福村。?_?Ee\{Z¥.?小@說_=網?%? ?追3最a;新[?章ˉ/?節??a銀子像山洪一樣沖入庫房。老童生帶着十幾個賬房,日夜盤賬,算盤聲震耳欲聾。

   江南、中原、邊塞的鋪子反饋雪片般飛來。

   胡掌櫃的信鴿最勤:“奶粉!奶粉賣瘋了!富戶搶購!都說娃娃吃了壯實少病!斷貨!速發!”

   “潤膚霜護臀膏!太太們當寶貝!抹了娃娃皮膚滑溜不紅!斷貨!”

   “嬰兒車!成了街面景!誰家推出來都惹眼!斷貨!”

   “催貨!快催貨!”

   趙掌櫃、馬隊代表的急信内容大同小異:賣瘋了,斷貨了,快發貨!

   區域總經銷們坐不住了。胡掌櫃親自押着幾車現銀,快馬加鞭趕到北境城。

   “季神仙!救命!”胡掌櫃一見面就作揖,臉皺成苦瓜,“鋪子門檻快被踩塌了!奶粉罐子剛擺上架就搶空!潤膚霜瓶子都摸秃了!再沒貨,我那鋪子怕要被拆了!”

   趙掌櫃、馬隊代表也前後腳趕到,圍着季如歌,七嘴八舌催貨,就差跪下。

   季如歌神色平靜。

   “貨,有。”她帶他們去看庫房。′<幻@想±-?姬e (?{無?錯[内\?%容±¢

   庫房裡,景象驚人:一排排鐵罐奶粉碼到屋頂,像一堵堵白牆。

   一箱箱貼着“萬福嬰寶”素紙标簽的瓶瓶罐罐(潤膚霜、洗發露、護臀膏)堆成小山。

   成筐的軟膠奶嘴、磨牙棒。

   成摞的素色隔尿墊,大包大包的濕巾。

   嶄新的嬰兒車排列整齊。

   細軟嬰兒衣物鞋襪堆積如山。

   “這……這麼多?!”胡掌櫃看着比上次還壯觀的庫存,目瞪口呆。他想不通,這偏僻北境,哪來如此龐大又源源不斷的産量?但貨真價實擺在眼前!

   “貨管夠。”季如歌說,“但規矩改改。”

   三家掌櫃立刻豎起耳朵。

   “從今起,訂貨,付全款。”季如歌聲音清晰,“款到,發貨。先款先得。”

   胡掌櫃三人臉色微變。以前都是付定金,貨到結餘。現在要全款?風險大了。

   “季神仙,這……”

   “不訂,貨賣别家。”季如歌打斷。

   三人對視,一咬牙:“訂!江南全款訂奶粉一千罐!潤膚霜護臀膏各五百瓶!嬰兒車兩百輛!衣物……”胡掌櫃報出一串數字。

   趙掌櫃、馬隊代表緊跟,報出各自的天文數字訂單。/s′i,l,u/x-s¨w..-o\r_g\

   老童生帶人記錄、核算。算盤珠響成一片。三家帶來的幾車銀子,瞬間清點入庫,換成厚厚的訂貨契書和提貨單。

   全款訂貨的消息傳開,其他想分一杯羹的商人徹底死心。貨都在季如歌手裡,規矩她定。

   貨品再次發往各地。有了全款底氣,季如歌讓老童生撥出巨款:“工錢,再提兩成。三餐有肉,管飽。”

   “招人!方圓百裡,招最好的針線婦、木匠、識字算賬的!待遇最優!”

   “建新庫房!更大,更堅固!”

   萬福村成了北境最熱之地。人流如織。新招的婦人擠滿針線坊,日夜趕制嬰兒衣物。木匠坊斧鑿不停,打造嬰兒車和小玩具。賬房們埋頭核算雪花般的訂單和銀錢流動。

   “萬福嬰寶”的貨持續熱銷,改變着各地育兒習慣。

   江南富戶的奶娘被辭退,娃娃改喝奶粉,長得白胖。

   中原的娃娃用上護臀膏,紅屁股少了。

   草原的婦人推着嬰兒車放牧,娃娃睡在裡面,安穩。

   奶瓶、濕巾帶來的便利,讓母親們省力不少。

   普通百姓家,雖然買不起全套,但咬牙也要買罐奶粉或瓶潤膚霜。嬰兒用品成了最硬的通貨。

   季如歌的空間商超母嬰區,貨架依舊滿滿當當。夜深人靜,她将整箱的奶粉、成排的洗護用品、大包的濕巾隔尿墊,轉移到萬福村庫房。

   撕掉現代包裝,換上“萬福嬰寶”的素紙或布袋,封好。動作熟練,無聲無息。庫房的“庫存”永遠充足。

   老童生看着賬本上不斷跳漲的數字,看着庫房堆積如山的銀子(部分已換成金錠),呼吸都有些不暢。他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錢。

   季如歌拿起一罐剛封好的“北境嬰寶”奶粉,掂了掂。懷裡的小方塊隔着衣物,穩定溫熱。

   這點溫熱,連接着另一個世界的豐饒倉庫,也點燃了這個時代父母對孩子最本能的付出。腳下的路,鋪滿了真金白銀,每一步都踩在現代資源對古代需求的絕對碾壓之上。

   風暴的中心,是庫房裡永不枯竭的“貨”與賬本上永不停歇的數字。她放下奶粉罐,走向針線坊。那裡新到的細棉布,需要驗看質地。賺錢,掌控,風暴由她而生,也由她掌控。

   “北境嬰寶”的貨一車車運走,銀子金山般堆入庫房。季如歌的目光轉向那些用了“嬰寶”長大的孩子——該上學了。

   她召集胡掌櫃、趙掌櫃、馬隊代表。

   “再開一鋪。‘北境蒙學堂’。”季如歌說,“賣這個。”

   她指向新布置的長桌:一摞摞彩色硬紙卡,畫着動物、水果、日用品,旁邊印着大字“牛”、“果”、“碗”。

   一套套光滑小木塊,刻着簡單漢字。

   帶凹槽的木闆,配不同形狀的彩色小木塊(圓形、方形、三角)。

   小算盤,珠子圓潤。

   硬紙做的“看圖識字”小冊子。

   甚至還有巴掌大的小沙盤,配小木棍。

   “這是‘蒙學用具’。”季如歌解釋,“認字卡,看圖識物;描紅闆,學寫字;形狀闆,認圖形;小算盤,學數數;看圖冊,講故事;小沙盤,練寫字。”

   掌櫃們拿起一件件看。

   胡掌櫃翻看識字卡:“這比光念‘三字經’有趣多了!”

   趙掌櫃擺弄形狀闆:“娃娃動動手,就認圖形了!”

   馬隊代表摸摸小沙盤:“這個好!不用紙墨,随處能寫畫!”

   “鋪子裡,設個‘小書院’。”季如歌補充,“擺小桌小凳。雇個識字的夥計,帶娃娃玩這些,順便教點東西。讓爹娘看看,娃娃怎麼邊玩邊學。”

   掌櫃們眼睛又亮了!這主意絕!讓父母親眼看到好處,還怕不買?

   “老規矩!授權!江南歸我!”

   “中原我的!”

   “邊塞我來!”

   “北境蒙學堂”區域授權火速簽下。首筆銀子入庫,訂單量驚人。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