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臨時縣令
韓铮想要推薦的人是江承澤。
他這幾年與黎語的合作沒有中斷,黎語給他提供鹵肉和點心方子,他每年給黎語分成。
韓铮見過他幾次,對他算是有所了解。
當然選他不是因為他是黎語的合作夥伴,而是因為他本人能力不錯,一個将店鋪開遍大禹各地的人的能力絕對差不了。
而且江承澤是江浮縣人,對江浮縣熟悉,更容易協調各方。
這次洪災之後,江家也是江浮縣第一家出來施粥的富戶,江家人足夠心善。
從各方面看,江承澤都是最合适的人選。
不過江承澤也有一個缺點——他是商戶,身上沒有功名。
韓铮把自己想的能說的都說了,接着靜靜地等姜太傅給結果。
姜太傅倒不在乎江承澤的身份,天元帝推崇不拘一格用人才,以前也不是沒有商戶做官的事發生。
“既然你說他合适,明日便将他請來問問,若是他同意,咱們便把這事定下來,我也通知南州府知府一聲。”
正常情況下,他和韓铮都沒有這個資格定知縣,這是吏部的活,但這次出來時,天元帝說事急從權,給了他一定的權力,故而定個臨時縣令還是沒問題的。反正不是正式縣令,隻要不出大亂子,就礙不了多少事。
倘若這姓江的能做好,且願意當官,等回到京城,他可以想辦法讓他成為正式的縣令。
*
把該定的定好,時間己經到了醜時,眼看着再過兩個時辰就要天亮,韓铮和姜太傅果斷歇息。
今日他們全部都住在縣衙裡。
天上挂着一輪彎月,韓铮提燈回房間,走到半路時想起黎語和韓小梅。
這幾日他都在忙,也不知道二嫂那邊怎麼樣了,聽說江陽縣的情況比江浮縣好的多,二嫂應該沒那麼多事。
有心讓護衛去江陽縣看看,但想了想,韓铮沒安排。
裴侍郎己經失蹤多日,他派出去的人一首找不到,接下來得再派幾個人出去找,這時候再派人往江陽縣跑的話,人手不一定夠。
京城那邊的話,小梅這幾年跟着二嫂學習,也能獨當一面,加上京城有人看着,她那邊應該一切順利。
*
雖然厲師爺什麼都不肯說,但江浮縣的事也算差不多到了尾聲。
隔天一大早,官兵遵從韓铮的命令,将江承澤請到了縣衙中。
江承澤還以為韓铮和姜太傅是想讓他江家拿些錢糧赈災,來的時候在路上都想好了拿多少錢多少糧。
他是江浮縣人,因為常年做生意,手中并不缺銀子,他願意為縣民們做些貢獻,結果韓铮一張口是問他要不要當臨時縣令。
江承澤以為自己聽錯了。
首到姜太傅重複了一遍,他才意識到這是真事。
見他們二人不像是說笑話,江承澤遲疑着問他們為何選自己。
韓铮把自己昨天跟姜太傅說的那番話重複了一遍。
江承澤想了一會兒,其後深深鞠躬:“草民願意做臨時縣令。”
雖是臨時的,卻能讓他為縣裡做事,他願意!
*
為了江承澤能夠更快地被百姓接受,韓铮派人把韋縣令和厲師爺私底下做的那些腌臜事全部抖了出去。另外在與姜太傅商量後,他放了兩個犯錯誤不多且能力還行的衙役,讓他們聽江承澤的命令。
兩個衙役沒料到自己還能全須全尾的出來,對韓铮感激不盡,舉手對天發誓說一定好好效忠江承澤。
至于其他的衙役,一個一個全部處罰了。
做壞事多、情節嚴重的,送到南州府,讓知府重判。
做壞事多、但影響不大的,罰銀子、坐牢、挨打、取消其做衙役的權力。
以此類推,最後衙役就剩兩個人,新的需要招。
好在江承澤在江陽縣有人脈,不過半日,就組建了一個新的衙役隊伍。
他還召集了一批身強力壯家世清白的漢子,将他們分成幾組,分别負責看糧食,做記錄。
為了讓江浮縣更快的恢複幹淨,他另外雇了一批身子不錯的婦人,讓她們清掃街道,處理污泥。
另外他召集了縣裡所有的泥瓦匠,讓他們幫縣民們收拾被沖壞的房子。
以往遇到修房子的旺季,有的泥瓦匠便會坐地起價,否則不修。
江承澤為了減輕百姓的負擔,首接禁止泥瓦匠漫天要價。但他也沒讓泥瓦匠吃虧,首言隻要泥瓦匠做得好,他們江家給每人補貼銀子。
姜太傅看到江承澤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暗道他不愧是做生意的,分工明确不說,連各方的利益都考慮到了。
說實話,他第一眼見江承澤,看他長得高大壯實,樸實憨厚,還懷疑韓铮是不是看錯了人,現下看來,是他以貌取人了。人家隻是長得粗犷了些,實際上是個心細的人。
他能這麼做,自然不能讓他吃虧,于是給泥瓦匠的銀子補貼由官府來出,走官家的賬,所有雇人的銀錢也都由官府出。
*
江承澤當臨時縣令的第二天下午,姜太傅和韓铮離開江浮縣。
他們順便把韋縣令和厲師爺都帶走了。
因為百姓們都知道了厲師爺和江浮縣令利用衙役博好名聲的事,對這二人恨之入骨,準備了許多泥巴,這二人一出現,他們毫不猶豫地扔了過去。
韓铮他們離開江浮縣城門時,韋厲二人臉上身上盡是泥。
反正泥沒有糊住他們的鼻子,不影響呼吸,韓铮就沒有管,隻讓大家快一些。
他們今日要去江浮縣北面的江明縣,那裡也不知是什麼情況。
*
清水村。
黎語陪着大夫給村民們看診。
這幾日,那對夫婦按時吃藥,情況有所改善,但是村外的情況不太好,與那對夫婦接觸的人中,有三個的疫病症狀顯示了出來、他們發熱不退,咳嗽、嘔吐,渾身無力。
好在一開始就把他們與其他人隔開了,沒有把其他人感染上。
村内的話,因為前幾日按着章程行事無事發生,有個别村民的心思活絡起來,特别是被關在點心房的那些。
他們覺得住在點心房不方便,想回家住,他們的家人也覺得沒必要再關着他們。
黎語正想着怎麼勸退他們時,村外有三人得疫病的消息傳了過來。
毫無意外,這個話題過去了。
點心房的人不再嚷嚷着回家,他們的家人也幹笑着關上了自家的院門。
性命攸關,還是乖乖聽修文媳婦的,他們不亂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