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第908章 大坪村裡的天然冰箱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2817 2025-04-17 11:03

   秦川開大貨車,親自去東灣找張棟梁拉兩畝地稻苗。免費看書就搜:搜搜小說網 soeo.info

   小輩實在忍不住嘴裡抱怨:“張伯,你這人說話不算數,你說過了五一就把稻苗給我拉去了,我等了十幾天不見你拉去,現在栽稻苗,趕秋天能熟麼,我兩畝地上辛苦白費是不是?”

   張棟梁一臉無辜。

   “秦老闆,五一節前後那幾天不見你來拉稻苗,我以為你在你們村大棚裡育出來了。”

   這讓秦川一臉驚訝:“大棚裡也能育出來稻苗?”

   “咋不能,稻苗長到一乍長,才往水田裡栽,又不是一下種就要泡水。”

   張棟梁以為秦老闆懂這件事,來河沿上從稻農手裡拉稻苗,沒必要嘛。

   不管怎麼說,秦老闆開着車子己經來了,不能不給他拉稻苗。

   張棟梁前後左右一吆喝,鄰居們推來長了一尺長的稻苗,裝進鋪了濕草簾的車廂裡。

   “秦老闆,看一眼我們地裡稻苗,你就會栽了,沒什麼難的,比種西瓜簡單,就是腰困。”

   “知道了張伯,給你多少錢?”

   “嘿嘿,西瓜下來了我去你們村拉西瓜。”

   “說清楚多少錢,别到時候拉我一車西瓜,說是兩畝地的稻苗。”

   張棟梁給秦老闆發過來一支煙,嘴上樂呵:“秦老闆瞧你說的,這些稻苗能值幾個錢,哪能拉你一車西瓜,就算一百塊。”

   一畝稻苗一百塊貴不貴,秦川不知道。

   稻苗從東灣村拉出來,首接拉到大坪水庫邊稻子地邊。

   兩畝地泡水泡了半個月,就是等着栽稻苗。

   張棟梁犯迷糊話說不清楚,害的大坪村水稻遲了半個月栽苗,别到時候人家地裡金燦燦,自家地裡還一片綠油油。

   秦川一個人,稻苗從車廂裡抱下來一捆,雙腳泡在水裡一撮一撮栽端正,栽了幾行,累的腰酸背困。

   在瓜地裡幹活,蹲累了還能坐下伸一下腿,水田裡你想坐沒法坐,隻能從地裡出來坐外面。

   南邊隐約幾個人影往這兒走。

   走近了秦川才看清楚是楊柳村挖窯洞的幾個人。

   “秦老闆,你真栽稻苗呀!”楊尕蛋滿臉驚喜。

   “尕蛋,别看這兩畝稻苗現在才栽,到了秋天收很多稻谷,到了明年咱搞他一千畝,咱大坪人吃白米白面,再不看外面人臉色。”

   楊尕蛋兄弟倆有模學樣,幫秦老闆貓在水田裡栽稻苗。

   “秦老闆,我們也算你手底下的大坪人麼?”

   “咋不是?大坪水庫是你們挖出來的,一萬畝種糧基地是你們平整出來的,五孔山崖窯洞也是你們挖出來的,從今年開始,你們是正經大坪人。

   從六月開始,你們集中力量建你們楊柳人的房,趕今年冬天把你們家裡接過來。”

   楊尕蛋兄弟找過來,就是叫秦老闆視察挖成的五孔窯洞。

   “秦老闆,你說奇不奇怪,外面天己經很熱了,窯洞挖到一百米深,裡面冰的人要穿棉襖,根本待不住。”

   “哦?挖了一百米深?”秦川一臉驚喜。

   “兜是黃土層,沒到沙岩,十個人挖一孔,一天要挖十幾米深呢,十幾天就挖出來了,張村長讓我叫你過去看看。”

   “好,這兩畝稻苗栽過去,我就去看窯洞,最好能存兩百畝大棚黃瓜。”

   楊尕蛋跑到南山挖窯洞場地,又叫來十幾個勞力,說幫秦老闆栽稻苗。

   效果相當明顯,一個下午就栽完了。

   站在地邊一眼看過去,十幾個人的勞動果然大不一樣,栽的亂七八遭。

   稀一行稠一行,行距歪歪扭扭,一看就不是專業人幹的活。

   張棟梁是種稻子的專業戶,他說拉了兩畝稻苗,果然就拉了兩畝。

   “走了秦老闆,看我們挖的窯洞。”

   秦川跟着他們到南山腳底下。

   南山前面的荒灘地勢起伏,分了三階平整糧田。

   第一階第二階己經平整出來了,水渠修好,鋪完水泥闆,就能澆一茬水殺一殺地裡土層。

   水幹了再耕一遍,上了肥料休耕,明年春天種春麥。

   第三階地勢高,兩台翻耕機還在翻土,幾十個人跟在後面堆田埂挖水渠,五月出去就能修好。

   “楊尕蛋,你們兄弟倆這個安排不合理,你們先不要挖窯洞,先平整第三階,等這月底天熱了剛好幹完,再接上挖窯洞曬不到太陽,人舒服多。”

   張尕蛋呵呵笑。

   嘴上辯解:“張村長說你安排我們挖五孔窯洞,我就抽出來了三十個人趕緊挖,沒想到你們村這座南山都是黃土層,好挖的很,不像我們村的山,挖着挖着就是岩層,挖不了多深。”

   正因為大坪村南面這幾座山都是黃土層,秦川才安排人力挖窯洞當儲存倉庫,是天然冰箱。

   今年冬天裡的一個情景,在大坪人領頭人腦子裡過了一遍又一遍。

   景甯縣各個鄉鎮建大棚,加起來有西百畝,他們學大坪人,都種黃瓜青椒。

   賣不出去。

   一斤掉到一毛錢都沒人要。

   一毛錢的價根本不賺錢,農牧局人根本不管農戶的死活,他們撒手不管了。

   秦川的平安貿易一毛錢收黃瓜青椒,别讓他們賠死。

   西十天時間差,五毛錢一斤照樣給軍區供應。

   五毛錢一斤給蘭城西京市場拉過去。

   十月搭大棚,十一月出菜,十二月到三月是坐果期,蔬菜大量積壓,土高鄉秦建文手底下建的那幾排地上倉房根本周轉不過來。

   即便能周轉過來也沒用,那些倉房裡不生爐子取暖,黃瓜和青椒會凍掉。

   生爐子取暖,存不了西十天。

   農牧局壓根就不想這些麻煩。

   秦川最不願看到土地上出産的東西被浪費掉。

   暴殄天物!

   楊尕蛋說的沒錯,窯洞挖到一百米深,即便是五月中旬這會兒,裡面冷的跟冬天一樣。

   說是跟冬天一樣,是因為他們身上穿的單,哪能真穿棉衣。

   是零上零下之間的溫度,黃瓜青椒小心存放兩個月應該沒問題。

   “尕蛋,往底下挖,再挖兩米,大窯套小窯,再這個基礎上再擴大一倍儲存面積。”

   “沒問題,秦老闆,好挖的很,保證完成任務。”

   楊尕蛋嘻嘻笑:“秦老闆,大家說你在這一萬畝地上種包谷種高粱,有這五孔窯洞,再有大坪水庫,你是要辦酒廠。”

   “你們以為我挖這幾孔窯洞是搞酒窯?”

   “難道不是?”楊尕蛋一臉疑惑。

   “嗯,就是搞酒窯。”秦川一口承認。

   除了自己,沒人知道大坪村南山腳下搞五孔大窯洞套小窯是要幹什麼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