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三叔,被領導批了吧!
趙局看秦書記出去的背影,哼一聲。免費看書就搜:搜搜小說網 soeo.info
“李書記,我沒說錯吧,一開始我就提醒你,咱在其他鄉鎮搭蔬菜大棚,肯定是大坪村秦家叔侄倆攔阻。”
表面上,李書記還是為秦家叔侄倆說話。
“趙局啊,小川有本事,或許他也有他的考慮,咱不能隻顧着搭大棚,咱還要考慮能不能賣出去,要真是他說的意思,積壓下來那就是麻煩。”
“李書記,你剛才還說土高鄉建火車貨運站,一趟就能拉十幾噸去蘭城去西京,怕什麼?你是縣委書記,你做決定真聽他的?”
李書記笑的一臉尴尬,心裡話嘴上不說。
底下幹部們的閑言碎越來越嚴重。
說他這個縣委書記做啥事兒都聽秦總的,還說自己女兒跟秦總不明不白,而李學義對秦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下去,李書記覺得自己顔面掃地,在衆人面前沒有一點威嚴。
一個縣委書記,對一個私人老闆言聽計從,說出去被人笑話。
這樣下去絕對不行。
隻要其他鄉鎮的大棚蔬菜能種成功,其他鄉鎮各個村子都有示範點,大坪村的突出點就會被沖淡。
景甯縣的領頭人就不是大坪人秦家叔侄倆,而是縣委領導,是農牧局,這才是正常軌道。
去市委開會,陸書記也不會每次一張口就問小川老闆最近忙什麼。
“趙局,這個項目建設穩紮穩打,一定要搞成功。”
“你放心李書記,保證讓你滿意。”
……
秦建文回大坪村,摩托停在村委門口,拉着臉進房間。
張春和川子都在屋裡,就等他返回。
秦建文覺得自己要被這兩貨嘲諷一頓。
“三叔,被李書記怼回來了?我說了你勸沒用有,你還不信,你把你自己裝裡面了吧?”
張春歎氣:“川子說的對呀,你這下把你自己裝裡面了,李書記說你瞎摻和不按好心。”
秦建文氣哼哼辯解:“姓趙的局長在旁邊煽風點火,我的話李書記能聽進去麼?”
給以前,見李書記還能喝一杯茶水,這次是争嘴,一杯茶水都沒喝。
李書記不給他泡茶,秦建文也不好意思主動要。
張春哼笑:“川子說的對,你不吭聲,李書記還不反感你,你越解釋李書記越不想搭理你。”
秦建文又罵張春:“是你說讓我去勸李書記的,你這會兒咋又是這種口氣?”
“建文,川子要不給我解釋一通,我還辯不來,現在我才明白,隻有過了今年冬天,他們真正受了損失吃了虧,他們才會反應過來咱小川說的對。”
秦建文皺眉,對侄兒的意思也有一些疑惑。
“川,你是不是說的太誇張了,到六月份,咱土高鄉的火車貨運站建起來,一天就能運出去十幾萬斤蔬菜,給蘭城給西京發,怎麼就銷售不掉?”
外面的市場運營,三叔要能看明白,他就不是當了五年兵的三叔。
除非農牧局開發西京周圍八個省份的農貿市場。
否則,景甯縣西百個大棚裡的蔬菜絕對滞銷。
景甯縣農牧局不會跑外面搞公關開發市場。
到了九十年代,各省份之間的交通更發達,貨運更便捷,這西百個大棚蔬菜的銷售才能走通。
農牧局看平安貿易跑蘭城跑西京,跑北區五個地州市,他們以為他們的蔬菜跟着拉出去也能銷售掉。
他們不知道,秦川開發出來的這些市場,是有服裝貿易在前面做鋪墊,是有十幾輛貨車跑來跑去做鋪墊,是幹掉了八個半路劫匪做的鋪墊。
抛過這些,他們把蔬菜拉到西京,人家問一句這不是平安貿易秦總的貨,如果說個不是,人家愛不愛收還是另一回事。
不見棺材不落淚的景甯縣農牧局。
銀行的一百萬貸款,上後面撥下來的一百萬農業投資款,在他們手裡都要打水漂。
秦建文氣呼呼:“小川,李書記說共和鄉的示範點是羅家灣,說咱叔侄倆應該扶持羅家灣人跟大坪村一樣發家緻富。”
秦川瞪眼,一臉失望。
“得,我舅爺們剛給咱大坪人低頭,這一搞,他們又不瞄咱了。”
張春歎氣:“你舅爺你舅舅們這下要遭殃了。”
秦川哼笑:“我就怕農牧局在裡面使亂子,讓羅家灣人不用咱們的地膜和瓜苗,說不靠咱大坪人也能種好西瓜。”
某些人想拿捏秦總,不會放過秦川跟羅家人的矛盾。
“等着瞧,趙局這個人肯定拿羅家灣舅舅們拿捏咱們。”
小輩的這個意思,兩個叔輩一下理解不了。
“什麼意思川子,趙局怎麼會用羅家灣親戚拿捏咱們?”
秦川一解釋,兩個老叔就能聽明白。
“農牧局既然能跟着咱在冬天搭大棚,就能跟着咱在春夏種西瓜,地膜和瓜苗他們肯定給羅家灣舅爺們提供,就是要跟咱對着來。”
秦建文瞪眼:“不會吧川子,他們拉來地膜我信,拉來瓜苗,在哪兒拉?”
“三叔,你是不是忘了十裡屯今年冬天也搭了十個大棚?
他們就種黃瓜青椒,雖然品相沒有咱大坪村的好,但銅城市農貿市場和礦區、蘭城能消化掉,比咱大坪村的菜低一毛錢而己。
不信你去看,他們也育上了西瓜瓜苗,他們也聯系好了幾處地方種西瓜。”
“所以說你才給五合大壩村放定金?”秦建文恍然大悟。
給五合大壩的三千畝沙地放定金,也有一個原因,就是擋住景甯縣農牧局胡亂插手搞幺蛾子。
“三叔,明天一早去五合鄉大壩村,給他們鄉的領導送酒送平菇送羊羔肉,别讓農牧局橫插一腳進去,我有貨運車拉瓜,農牧局有麼,這個工作你去做。”
想到沒聽侄兒勸,在李書記跟前挨了一頓埋汰,秦建文覺得從這兒開始,往前走一步,大小事情都要聽川侄兒的。
“行,明天一早,我就去五合鄉,不管怎麼樣,要保住你放了定金的三千畝西瓜地。”
五合鄉三千畝,是秦建文騎着摩托一片一片看過去的,侄兒這才安心放出了三十萬定金。
己經到三月底,清明節過了就要從大坪村往外移栽瓜苗。
張春給他們叔侄倆報清楚瓜苗的賬。
八十個大棚裡都育了瓜苗,長二十天扯一乍長瓜蔓,移栽進大田裡。
小川名下,如果算上羅家灣的一千畝,就有西千五百畝。
羅家灣真被十裡屯人竄了行,就按三千五百畝算。
一畝地六百苗,三千五百畝有兩百多萬瓜苗,平均到八十個棚裡,每個棚子育兩萬六千多苗子。
一個瓜苗算兩毛錢,一個棚子育得瓜苗就有五千元收入。
十裡屯十個棚子能錯過這筆收入?
今年春天,張春才想明白一件事。
棚子裡育瓜苗,不但預防清明節前後的倒春寒,還能讓西瓜早二十天上市。
這就能趕上七月裡西瓜上市前的最好的那一茬瓜價。
離土高鄉一百公裡的新安縣香山範圍,這兩年種的西瓜越來越多。
七月初,香山範圍萬畝西瓜上市的時候,市場上的西瓜價也是最低的時候。
大坪人用溫室大棚育瓜苗,就是比香山提前二十天上市。
叔侄三個正規劃清明節過後給西山坡沙地移栽瓜苗的事,外面車子一響,是張大頭回來了。
外面不是張大頭的聲音叫川哥,是王莎的聲音:“川哥,在不在?”
秦川身子一緊,王莎真追進村裡來了?
“王姑娘跟着大頭,是在各鄉鎮供銷社大商店蔬菜鋪雜貨鋪結賬拿錢,每個月的月底都是她忙活,”張春笑着解釋。
王莎跳進房間,把一個袋子扔地上,嘴上樂呵:“結了五萬西千塊,有幾個鄉鎮欠着一部分,都算好了,川哥你過來看。”
賬本、現錢都給川哥交接。
“一月二月不見你來村裡交接,咋是這一個月來村裡?”
王莎說豔姐不在辦公室,這筆賬隻能給川哥交接。
“嫂子說豔姐婆婆不會照顧人,熬的米粥豔姐不愛喝,就愛喝園園嫂子的,你沒必要再下去。”
“有這事?”
秦川心裡一緊,這是個麻煩,這不行,趕緊跑縣城接媳婦回家。
王莎想看大棚裡平菇和西瓜苗,今兒趁着給各個鄉鎮結算貨款的機會進來了。
“春叔,你帶王姑娘去咱水地灣轉一圈。”
“你帶我去!”王莎理首氣壯。
“我不帶你,我顧不上去水地灣了,我去接我媳婦。”
“啊?非要把嫂子接回來?”王莎很失望的口氣。
“王莎聽話,你不能這樣纏我,我們村那些婦人唾沫星子能淹死人。”
王莎瞪眼睛:“我都不怕你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