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奶奶因為自己養出了個當廠主任的兒子,一向看不上在鄉下種地的人,一說起種地兩個字,就冷哼不停,沒什麼好話。
所以宋幼瓊從小到大,都覺得外婆是一副整天穿着破衣爛衫,渾身泥巴,早上扛着鋤頭從家裡離開,晚上扛着鋤頭回來,連澡也不洗,帶着滿身泥土就往床上那麼一躺的又懶又沒用的莊稼人。
從前有同學問她外婆家是做什麼的,她從來都不好意思說,每次都把話題拐到奶奶爺爺身上,這才心理平衡一些。
結果沒想到,被爺爺奶奶貶低這麼多年的外婆,竟然是他們家最厲害的人……
就這軍銜,這職位,還有這受人敬仰的程度,十個她爸爸加起來都比不上。
她都不敢想象,如果自己從小是在這麼厲害的外婆身邊長大,該是個腰杆挺得多直的小女孩。
所以她媽當年到底在想什麼,竟然會和外婆鬧矛盾鬧得這麼大?
宋幼瓊忍不住有點生媽媽的氣。
蔣奶奶是個熱心腸,看宋幼瓊的确是從大院門口的方向走過來,又說自己是王老太太的外孫女,就沒多想,拉着小姑娘誇個不停。
凡是宋幼瓊問的,她基本都不設防,順口就說了。
宋幼瓊問了一圈,最終還是忍不住想起剛剛林初禾挽着外婆那親昵的樣子。
外婆該不會真的是因為有了新的外孫女,所以才不想認她吧?
懷着疑惑,宋幼瓊假裝不經意的打聽。
“對了蔣奶奶,剛剛我從外婆家裡出來的時候,看見有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女孩,好像是個當兵的,往我外婆家的方向去了。”
“我看家裡好像也擺着她和我外婆的照片。”
“我都沒來得及問我外婆,那個是誰呀?”
“姑娘?哦——你說的應該是小林丫頭吧?”
蔣奶奶笑着:“那是你外婆的徒弟呀,從小看到大的,師徒兩個感情好着呢,現在就住在一起。”
“哎?你外婆收小林姑娘當徒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你居然都沒聽你外婆說過嗎?”
宋幼瓊心虛一瞬,又很快找補回來,裝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
“哦——原來這個就是我外婆的徒弟呀,之前我隻是聽外婆提過幾次,都還沒正式見過面呢。”
“都怪我,之前要麼就是去外婆工作的醫院裡找她,要麼就是和外婆約在外面的國營飯店吃飯,都沒去過家裡幾次。”
宋幼瓊趕緊把話題扯開。
“外婆說,這個姐姐工作還挺忙的?”
蔣奶奶心底剛生出的那點懷疑也瞬間打消。
“那倒是,哎,也怪不得你沒和小林姑娘見過,她自從跟你外婆來京城以後就入伍了,整天待在部隊裡,忙得很。”
剛剛蔣奶奶說過,外婆被請回京城重操舊業也沒多長時間,這個林初禾是跟着外婆一起回來的……也就是說,她最多入伍也不過一年。
入伍一年左右,能有多厲害?不過就是個新兵蛋子。
宋幼瓊不由得暗暗的冷笑一聲。
那女人剛剛居然還擺出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震懾她。
最重要的是——她剛剛竟然還真的被唬住了!
早知道她就是個新兵蛋子,她還怕什……
“你别看小林入伍時間短,現在可是個少校了呢。”
“我那個孫媳婦也在軍區當兵,每天回來叽叽喳喳淨說小林姑娘的事,說她有多厲害,晉銜有多快,立過多少功,進了特種部隊什麼的,聽得我耳朵都起繭子了。”
這一句句的,活像一塊塊石頭,兜頭從頭頂砸下來。
咋的宋幼瓊大腦一片空白,整個人都是懵的,隻有眼睛在一寸一寸的瞪大,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蔣……蔣奶奶你剛剛說什麼?你是不是記錯了呀?你說的這個立了很多功,已經是少校軍銜,而且還進了特種部隊的,是我剛剛問的那個林初禾?”
蔣奶奶像是對宋幼瓊這個反應早有預料似的,笑容更加深了幾分。
“是啊,沒想到還有這麼厲害的姑娘吧?”
“我最開始剛聽見的時候,也以為我聽錯了呢。”
“小林這個姑娘啊,人品好,善良又聰明。”
“她其實也是個軍區首長的女兒,隻是從前有壞人偷偷調換了她的身份,她剛出生的時候就被換到了鄉下,恰巧就是你外婆待的那個村子。”
“從前她在村子裡的時候,聽說過的日子可苦了,養她的那家人心腸歹毒,小林都是靠你外婆幫忙才好好的長到那麼大,還學會了一身精湛醫術的。”
“這姑娘知恩圖報的很,後來她回了京城,和你外婆住到一起,就特别照顧你外婆,兩個人說是師徒,其實相處的比親祖孫還要親。”
說到這,意識到王老太太的親外孫女就在這兒,蔣奶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
“我就是形容一下,沒有别的意思哈,小姑娘你可别多心。”
宋幼瓊心裡膈應,嘴上卻還隻能笑着裝大度。
“不會的奶奶,我也很想了解林姐姐的事呢,後來呢,您接着往下說。”
蔣奶奶見她愛聽,說的更起勁了。
“後來小林還認回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就是西北軍區很有名的那個女首長,她們現在就住在一起呢。”
“小林入伍以後也特别争氣,就像我剛剛說的,一路做到了少校的軍銜,可受他們首長器重了,聽我孫媳婦說,好像是京城軍區曆史上最年輕的女軍官。”
“這不,剛入伍就被選去了特種部隊的衛生連,後來又被她們領導選去了新成立的一支什麼特種部隊做隊長。”
“看這個架勢,小林說不定能比她媽媽更早當上軍區首長,到時候你外婆也就跟着享福了!”
宋幼瓊越聽越沉默。
她還以為林初禾就是個沒氣勢偏要裝有氣勢的新兵蛋子。
結果是她想多了,人家比外表看上去還厲害……
這麼短的時間内當上少校……就算她不是在部隊大院裡長大的,但平時看報紙聽新聞,也算是對這些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