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
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四百一十四章 商務宴會和選拔

   她們的變化瞞不過宋玉枝。

   但宋玉枝說的話,本來就是心中所想,并不是為了讨好她們,而說的違心話。

   她大大方方地任由她們瞧。

   半晌後,三人相視一笑,接着說起話來。

   這次李家姐妹不再說場面上那些寒暄客套話了,而是朋友之間的那種,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李二姐抱怨今年秋天來的太晚,中秋過後才算有些涼意。
但十月之後,豐州城卻要入冬了。

   搞得她都不知道要不要裁秋衣。
就怕裁好了穿不了幾日,就得收進箱籠。

   放到隔年,衣料顔色便要大打折扣,肯定不鮮妍了。

   更可惜她日前才相中了一支重瓣菊花纏枝簪子。

   不知不覺,李二姐就說了一長串話。

   李大姐不動聲色地看了她一眼。

   她們已經來過宋記幾次。

   每次碰面,宋玉枝穿得都是宋記的工作服,頭上也永遠隻有一根玉蘭花枝銀簪。

   雖然那大同小異的鵝黃色對襟衫子和那銀簪,穿戴在宋玉枝身上,是說不出的好看和特别。

   但足以說明她對這些并不看重,想來也不會對這些話題感興趣。

   李二姐立刻會意,神色赧然地閉了嘴。

   她是真沒想這麼多,隻覺得衣裳首飾的話題,曆來在女子之間是不會出錯。
過去她出去交際應酬,也是靠這樣不出錯的話題打開場面。

   卻忘了眼前的宋玉枝并非一般的女子。

   宋玉枝呢,說來穿越過來這麼久,她到現在還沒交到幾個年紀相仿的朋友。

   之前的福福算一個,霍繁星能算半個,可惜她們主仆都已經去了京城,往後不一定還有見面的機會。

   宋玉枝也對性子爽利的李家姐妹十分欣賞,并不覺得同他們相處有什麼疲累的,便笑道:“衣裳首飾我不懂,二姐别嫌我愚笨。
我沒明白,為何會可惜了那簪子……”

   李二姐見她對明顯不感興趣的話題,都沒有顯出半分不耐,心裡對宋玉枝的好感越發濃烈。

   她笑着給宋玉枝解釋道:“花分四季,帶着花的首飾自然也分季節。
像我看中的那支菊花簪,用來配秋裝就正好。
若到了冬日,則是梅花、山茶花那些首飾最相宜。
試想一下,如果頭上帶着菊花發簪,身上卻穿着繡着梅花紋的襖裙,是不是很怪異?

   面對自己沒有涉獵過的範圍,宋玉枝雖然聽得一知半解,但還是沒有跟着點了點頭。

   李大姐見了,不由笑道:“宋妹妹别聽她的歪理。
她的工錢都拿去買衣裳首飾了,成日就愛琢磨這些。
快三十的人了,擱别家孩子都不知道多大了,平素教訓起英傑來一套一套的,其實私下也跟個孩子似的,沒個正形兒。

   李二姐嘟了嘟嘴,“誰規定我這個年紀,私下就不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兒、不能愛美了?
剛宋妹妹還說,人首先要為自己而活呢!

   宋玉枝這次真的是十分贊同了,便再次點頭。

   李大姐說她歸說她,心裡其實對一雙弟妹都愛得不行,否則李二姐怎麼可能還保持着這份孩子氣呢?

   李二姐見宋玉枝跟自己同一陣線,自家大姐也沒再說教了,便接着道:“說來我研究這些,也不光是為了自己。
宋妹妹,你初來乍到,可能還不知道,往年這個時候,過完中秋,霍知州家都會設宴,宴請的鄉紳商戶。
商場上的人,通常都是先敬羅衣後敬人,那樣重要的宴會,若是不穿戴得體,那不是平白給那些人小看了去嗎?

   宋玉枝當真不知道這個,臉上少不得浮現茫然之色。

   李大姐便為她詳細解說了一番。

   這個宴會的目的其實很簡單。

   一則中秋之後,就到一年中的最後一季了,眼瞅着就要到年底交商稅的時候。

   而臘月又曆來都是各家忙碌的時候,霍知州就選在一個大夥兒都比較閑的時間,提醒衆人别忘了今年如數交上商稅。

   二則,豐州城是極北苦寒之地,每年冬天都要凍死不少人。

   若是衙門不作為,給貧苦百姓送上過冬的物資,那數字怕是得觸目驚心。

   另外,今年南邊的戰火到現在還未消停,甚至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大楚正值多事之秋,霍知州少不得還得募集一筆軍費,以備不時之需。

   銀錢可不會自己上門,自然需要一個由頭,才能從大戶手裡流向衙門。

   “當然,咱們這位知州老爺是出了名的清官,并不會使那威逼利誘的手段,強逼着咱們慷慨解囊。
但是既被請了去,怎麼也是一份尊榮。
通常赴宴的衆人都會适當的表示一番,百兩不嫌多,十兩也不嫌少,心意到了便成了。

   照着自家鋪子的發展勢頭,就算今年宋玉枝沒資格赴宴,來年總歸是會邀請過去的。

   所以宋玉枝聽得尤其認真。

   這還不算,李二姐接口,接着問:“宋妹妹可知道官家食肆?

   宋玉枝說知道的,“早先我贊助的龍舟隊,赢下了龍舟大賽,那次龍舟隊去往衙門接受嘉獎,他們聽衙門的文書提過一嘴,說這是和官府合作的酒樓食肆。
不止可以少繳納一部分商稅,每逢官員需要宴請公家的人,都會在選在官家食肆裡。

   李二姐說不止呢,“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好處,還有那等看不見的呢。

   例如發展到現下的吉祥酒樓,一開始其實也就那樣,被資曆更老的酒樓壓得不能動彈。

   還遠不如現在的宋記呢。

   後頭王老太爺雇用到了現在這任大廚,打敗了一衆同行,角逐到了官家食肆的名頭,嶄露了頭角,名聲大噪。

   然後他家在官家食肆的寶座上,一坐就是幾十年,隻有偶爾那麼幾次,那位年事已高的大廚發揮不佳,被别家大酒樓搶走了位置。

   可以說,吉祥酒樓能有現在這個龍頭地位,多虧了這個。

   “曆來官家食肆的選拔,其主題就是在這場宴會上公布的。
其後再由各家受邀的酒樓食肆角逐。
可惜今年霍老夫人和霍夫人送霍家小姐出嫁,到現下還未回。
便也不知道今年還會不會辦那宴會,又不知道是誰家操辦……否則宋妹妹必然是能參與,博上一博的。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