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肥料制造機
7月4日,周宇從主時間穿回。
5月和6月間周宇參與了兩次實驗,用自己的私人空間為機構的實驗帶去無損高科技物資。
這也給他帶來了爆炸性的私人空間增長,他的私人空間此時已經達到了3560立方分米。
一旦這種可以暴漲私人空間的穿梭繼續進行,周宇将可以帶更多的高科技産品來到他的時間支線。
他每次穿梭都沒有浪費一點私人空間。
為了不被機構查到他私人空間的具體容積精确數字,他甯願花更大的代價從外面訂貨,雖然要貴一些,但是的确要保密得多。
周宇已經用私人空間帶上了他最看重的一項高科技産物――肥料制造機。
其實肥料制造機隻是一個統稱,是24世紀初發展起來的全民在家種植新鮮蔬菜風潮時所誕生的一種小型機器。
它隻要通電另外加上一些催化物就可以很方便地将家庭廚餘垃圾等自行轉變為針對特定作物配比的肥料。
說實話它其實并不方便,但是當時的社會背景就是未受污染的土壤隻剩那些了,種糧食都不夠種,果蔬副食品的價格飙升到普通人消費不起。
因此才産生了家庭自己種植果蔬的風潮,肥料制造機隻是這股風潮中湧現的産品之一。
當時許多普通家庭都在家裡開始種果蔬,但是想要長得快長得好自然需要肥料。
肥料這種化合物在高度發達的工業社會是很便宜的,直接買了郵寄到家就行,普通家庭都沒為肥料發愁過。
可為什麼會出現肥料制造機呢?
當然是因為農業巨頭痛恨這種普通家庭自己種植果蔬的風潮,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利潤的流失,發展到最後會導緻農業巨頭的虧損甚至破産。
因此他們使用了手段,讓運輸的肥料發生了幾次洩露甚至發酵爆炸,用輿論倒逼物流公司上給運輸肥料的單子強制加保險費,包裝也提升了。
而這些加碼自然會反饋到運輸價格上。
可是仍然夠便宜,因此他們還不夠,繼續炮制幾場肥料用多了導緻家庭種植果蔬死亡的事件,用輿論倒逼肥料公司理賠。
肥料公司在吃虧之後對于零散的微小金額單子就不接了,覺得家庭購買肥料的利潤低又麻煩,推出了必須購買足夠重量的肥料才發貨的規定。
就這樣,在公司和消費者的博弈中,肥料制造機的市場被硬生生創造了出來,許多家庭覺得長期被肥料公司盤剝,為了單價便宜被逼一次性購買大量肥料既不好保存又很久用不完,還不如買肥料制造機算了。
小型不占地,可以處理廚餘垃圾,長期來看肯定比從肥料公司買肥料強。
但這種家庭可用的肥料制造機體積規模仍然是之前周宇的私人空間所無法承受的。
現在周宇的私人空間擴大了,這種高科技機器總算能被周宇帶到時間支線。
它們的肥料生成能力強嗎?
别看它體積小,但是有特制的催化劑作用下,肥料轉換的效率真的很高。
周宇其實最需要的是它針對不同作物的肥料調配功能。
各種作物需要的氮磷鉀配比是不同的,不同土質所需要的氮磷鉀配比也是不同的,怎樣讓它精确達到高度平衡,而不是濫用肥料,結果土壤裡某種元素用不完不斷累積,反而對作物的生長是有害的。
就像人體治病,下猛藥當然能治病,但是猛藥中殘留的副作用就得你的身體在病好之後一點點調整恢複過來。
而如果是高明的醫生開的藥,不用一大把一大把吃藥,精确到克、毫克的攝入就足夠治病了,病好了立刻停藥,保證你的身體不用承擔更多副作用。
生長作物的田地土壤和人體一樣,猛下肥料确實作物能生長旺盛,但也可能會導緻作物受不了,被肥料“燒”着了,反而蔫了死了。
就算作物撐過去了,這片田地裡殘留的多餘肥料,就會變成破壞土壤環境的東西,雨一下水亂流,這些元素彙集到江河湖海裡,污染不小的。
所以肥料制造機隻要檢測過需要配肥的土壤和作物之後,把譬如豆粕當成原料投放進去,它立刻就能配比出适合某種作物的肥料,将它按量精确地放到一個盒子裡,任其自然發酵。
因為有催化劑的存在,這些肥料發酵到合适的速度非常快。
在這個過程中肥料制造機根本是不用參與的,因此它隻是一個如同分配工作的人那樣,具體工作都交給自然反應,交給微生物來分解有機物質來轉化為養分。
而它可以不停地進行“分配工作”。
發酵好的肥料在每畝地均勻灑上,就能讓作物茁壯成長,産量大增。
而大家平時吃完的魚骨以及動物骨頭,都可以磨成粉然後放進肥料制造機裡,快速形成魚粉肥、骨粉肥,和豆粕肥,變成田地間作物生長的高級營養劑。
幾種肥隻是過去的區分叫法,有肥料制造機在,隻要往它裡面随意添加魚骨粉、動物骨頭粉、豆粕等等原料,它自然能把它們調配好比例,最終成為平衡、精确、均勻的作物肥料。
不好起名字,直接就叫“綜合肥”了。
肥料制造機的功能是強大的,但周宇在使用起它之前,還得建立起一個肥料生産的體系,同時要兼顧保密。
好在延壽教裡需要保密的東西不少,周宇在幾年時間内已經攢下了比較放心的保密人才。
都是對延壽教教義十分堅定,而且對周宇的忠誠也十分堅定的人。
他們和普通教徒的區别是他們更頻繁地見識過周宇的“法術”,将周宇視為仙人,因此對于他們無法理解的東西不會大驚小怪。
因此就算周宇就算發電,給肥料制造機通電,然後拼命制造肥料,他們也不會覺得世界觀崩塌了什麼的,隻會覺得見識到了又一個“仙人手段”而已。
有了認為周宇是仙人的思想鋼印,就算有人将他們抓走對他們上大刑,他們也不會吐露半個字。
就算真的有人受不了殘酷的刑罰招了,說不定還會因為太離奇而被認為是胡編亂造胡言亂語呢。
畢竟周宇之前為了給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以及無人機充電,建起了“風車磨坊”。
磨坊當然是利用風力來磨小麥粉的,可其實也不妨礙它其實可以偷偷發電。
風力發電所産生的電直接被儲存到蓄電池裡,留給周宇随時取用。
風力發電所需要的零部件以及蓄電池,都是周宇直接采購之後裝在次元空間裡帶過來的。
它們用不到芯片之類的東西,都很耐造,根本算不上精密。
就算周宇真的是4%的損耗,都有運氣能把它們安裝起來正常使用,雖然有小風險但也能用。
何況周宇是0.04%的損耗,這些零部件和蓄電池就算經曆過次元空間在時間穿梭時的損耗,也根本不用害怕它們會出現短路、爆炸之類的事情。
24世紀的工業水平,已經幾乎完全杜絕了這些意外情況。
又有基礎設施,又有人,周宇立刻就将肥料制造機當成了一件大事運作了起來。
肥料制造機也不負他所望,檢測過土壤情況和作物品種,在把豆粕、骨粉等原材料加入之後,它很快就源源不斷“吐”出來了配比好的“生肥料”。
這些生肥料将被運送到指定地點發酵,然後用比自然腐爛、發酵更快的速度徹底發酵變成“熟肥料”。
這些熟肥料每一斤都将讓延壽教的畝産量有所增長,它們存在的本身就是糧食糧食糧食。
周宇聞着發酵的臭味笑了。
他不僅沒有感覺到不适,反而有一種發自内心的喜悅。
玉米、土豆、紅薯都有了,肥料也正在走上正軌,等到肥料制造機越來越多,到時候延壽教施肥過的良種玉米每畝産量恐怕将會達到普通小麥畝産量的将近10倍!
到那時,就算再有十萬人湧進安右道,延壽教也能輕松養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