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旺家小甜媳》第136章 營養針
第136章 營養針
李小玉直接將糧食交到食堂,換成飯票。
她到初二一班去找李承義,將飯票和兩個裝菜的飯盒給他,並告訴他把這些東西分一半給二哥,家裡都好,不用擔心。
上黑市時,小六子告訴了她下次交易的地點和時間,讓她不用擔心,他們會把裝東西的家夥放在那裡。
李承繼現在正是時間最緊的時候,還是不要去打擾他,送完要送的東西。
李小玉一個人背著小背簍,走大道從衛生院過,讓老漢兒知道她回來了,不用擔心她。
在李父面前晃過的李小玉匆忙地往家趕,快到家時手撫過小背簍。
回到家,放下背上的小背簍,她從裡面拿出一包十斤重的麵粉,還有一包五斤重的大米和兩樣蔬菜。
隻能趁每次出去的機會給家裡補充點物資,螞蟻搬家似的一點點地給家裡增加。
但因增加的量少,總是趕不上消耗的速度。
要不是她在廚房裡掌廚,估計消耗得更快。
現在的飯隻能做簡單的,要是家裡經常飄出香味肯定不行,低調行事才是王道。
李小玉白天在家裡做家務,晚上在空間裡勞作,偶爾會去一趟鎮上給兩個哥哥送東西,也會帶點糧食回家。
一家人雖說沒有大魚大肉地生活,但也不會像村裡有的家庭那樣,飯是一天比一天稀,人是一天比一天的瘦。
小麥進入抽穗期,村長帶回來一個消息。
外省有個地方小麥畝產達到五千斤,現下要求各地方上報產量,各地要想辦法給小麥增產,並且要求各小隊將產量報上去,一個個的都別報少了。
並且提出要給小麥打‘營養針’,何為‘營養針’,就是像人一樣缺營養了,要補充營養。
有條件的地方直接灌牛奶,喂肉湯,把一切人能吃的好東西都喂給小麥。
斑竹林是個一窮二白的村子,連隻雞都找不出來,哪裡來的肉湯?
隊長覺得別的地方有肉湯喂,我們雖沒有但給莊稼增加點營養,還是能做到的。
於是招集村裡的壯勞力,婦女都去給小麥挖溝籠,男人都去把隊裡漚的肥挑來,給小麥灌下去。
‘營養針’是打下去了,小麥卻徹底地焉吧了!
根部被大量的肥力燒死,眼見地成片的小麥死去。
村裡人都沒辦法了,再過兩個月就要有收獲了,卻全死了,這下眼見到手糧食飛了。
找隊長想辦法,卻得知隊長沒在,說是村長找他們開會。
此時的隊長李建元,正和村裡幾個隊長,在村長室上報各自隊裡小麥的產量。
一隊報小麥畝產四千斤,二隊報小麥畝產三千五百斤。
李建元被他們報的數量給嚇著了,什麽時候小麥的產量這麽高了?
“三隊,該你報了。
”
“村長,這怎麽報啊,我們也沒那麽高的產量啊!
”
“人家都報那麽多,你好意思報少了?
跟著報就行了嘛!
”
李建元還想掙紮一會:“那讓他們後面的先報吧,等我想好了再來報。
”
四隊上報三千二百斤,五隊上報三千一百斤,六隊上報一整數三千斤。
李建元見幾個隊的隊長都已經報出,知道自己是逃不掉了,遂閉著眼報個二千五百斤的畝產量,卻被村長阻止。
“你這也太少了,不是拖整個村的後腿嗎?
我去公社裡報這麽少肯定會被社長罵的。
”
“村長,你也看到了,小麥以前是什麽產量?
怎麽可能一下子有那麽高的產量?
這不是胡扯嗎?
”
“這話你可少說,現在四處都在‘放衛星’,不照做怎麽辦?
”村長也很無奈。
“趕緊的,再往上報點。
”村長催促道。
“那就三千斤吧!
”
各個隊長報完了小麥產量,村長讓他們各自回去。
他明天要去公社開會,要上報小麥的產量。
第二日下午,村長從公社回來,又讓各個隊的隊長去開會。
“今天公社開會,上報小麥產量,我們村是墊底的,我被社長一頓臭罵。
村裡去年的紅旗也被奪走了,上報產量最高的紅英村村長得了紅旗,還被表揚了,公社還給他頒了獎。
”
紅英村可是土地最瘦的一個村,怎麽會上報最高的產量?
“村長,紅英村報的是多少?
”李建元很想知道,紅英村是憑什麽報得最多的?
“紅英村報八千斤,比外省的還要高。
”
莫不是瘋了,怎麽可能報那麽多?
“你們都回去好好地想想,下次可不能這樣了,要與時代同步。
”
“村長,我們隊裡的小麥可都死了,怎麽辦?
”
“能怎麽辦?
把死了的全拔了,全種包谷,可不能讓別人看到你們隊的小麥死了,趕緊的回去補種。
”
村裡又開始一輪忙碌,下秧苗和補種包谷。
男人下田平秧田,女人和老人去補種包谷。
下秧苗,將一塊水田放乾水,分成一排排的大塊,長度以水田的長度為準,寬度為一米。
用平滑的專用工具趟平泥面,要像鏡子一樣平滑,再畫分格線,每個小格為五厘米大小的正方形。
將早已育好有兩三厘米長的小秧苗,一顆一顆地人工安在趟平得如同鏡子般的小格子裡。
下秧苗個子小的人最合適,因為要彎著腰乾活,所以工分給的高。
不論老少、大小,隻要能乾就給十個工分。
李小玉聽到李媽說下秧苗的工分高,高興地給李媽說:“老媽,我也去下秧苗,一天十個工分,相當於平時五天的工分了,這個我得去哈!
”
李媽不想女兒太累,下秧苗就是一個成年人都受不了,何況一個小孩子。
李父也不同意讓她去:“別去了,下秧苗太累了,你會受不住的。
”
李小玉一意孤行地要去下秧苗:“老漢兒老媽,我能行,就讓我去吧!
我不會逞強的,別人家的孩子能做的我也能做。
”
李父和李媽無奈地隻能同意,但要求她不要太累,量力而行就好。
下秧苗的人中,十幾歲的女孩子比較多,人人都為了那十個工分來的,足可見十個工分對人的吸引力有多大!
(本章完)